当前时间:

在王村斜井资源再利用项目手续办理的关键阶段,后勤服务队深入贯彻落实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以“乙方思维”为根本遵循,创新构建“需求对接、环境整治、成本控制”联动服务体系,成功推动后勤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赋能”转变,为矿井发展注入了“暖心动力”。


精准对接需求,“爱心驿站”解民忧

“以前工作服破了要自己补,现在浴池门口就能缝补,还能免费测血压、喝热水,太方便了!”提及矿区的“爱心驿站”,刚升井的机运队职工张朋竖起大拇指。为精准捕捉职工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该队定期开展调研,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梳理出浴池水温不稳定、工作服缝补不及时等8类痛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采用“甲方统筹规划+乙方高效执行”模式,在职工浴池门口设立党员“爱心驿站”,整合矿服缝补、热水供应、意见收集等6项便民服务,打造“15分钟服务圈”,真正将“职工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的服务承诺落到实处,让后勤服务更有温度、更贴民心。


创新管理模式,“认领制”扮靓矿区

走进矿区,平整的道路、整齐的绿化带、敞亮的职工公寓……这正是该队推行“党员职工认领制”的亮眼成果。

为彻底改变环境卫生“重整治、轻维护”的被动局面,该队将办公区、宿舍区、绿化带、公共活动场地等划分为5个环境卫生和绿化责任区,推行“党员带头认领”包干机制。认领人员以“乙方承接项目”的标准签订责任状,负责区域内日常维护、问题整改,推动矿区环境管理从“被动整治”转向“主动维护”,让整洁舒心的环境成为矿区“标配”。


精打细算降成本,修旧利废见实效

“成本控制绝不是喊口号,而是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儿上,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服务效能。”队长杜勇峰的话语,成为全队上下的行动准则。

该队建立“定额领用、按需申领、月度盘点”物资管理机制,清洁用具损耗率降低40%;推行设备“日常巡检+定期保养”机制,坚决杜绝“跑冒滴漏”问题,从源头减少大修频次;成立修旧利废小组,4名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对废旧设备、零件进行分类整理、拆解修复,累计盘活设备零部件30余件,节约资金2万余元。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