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15091505工作面回撤安装的紧要关头,山阳煤矿公司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生产接续紧张的“双重压力”,55天的安装工期一旦延误,矿井将直接面临长达3个月的生产接续空档。而若选择委托外部施工,费用预计超过500万元,且设备检修费用更高。面对这一问题,该公司党委以破局者的姿态,全力打通生产接续“堵点”,用匠心播种创效“种子”,在机器轰鸣声中奏出高效乐章。


抉择之智

——500万元与280万元之间的跨越

面对“工期不可误、成本不可超”的两难困境,该公司领导班子深入基层,反复调研、充分评估,最终确定由掘进二队自主承担工作面回撤安装任务,并将费用严控在280万元以内。自此,山阳人开启了从“外委依赖”到“自主攻坚”的逆袭征途。


攻坚之力

——280万元背后的千钧之重

面对接踵而至的挑战,技术人员彻夜钻研,翻阅大量资料,班前会讲操作流程、施工安全注意事项,扫清职工“不懂不会”的障碍。巧妙挪运回风顺槽闲置设备、人工补修巷道、创新制作采煤机三维动画结构图、反复测试锚索拉力……30个班组、1200人次交叉作业、300次跨队协调,硬是将工期提前了10天!


创效之光

——从“能成”到“更好”的飞跃

1505工作面安装攻坚冲刺的关键阶段,该公司始终坚守“自主施工降成本”的核心原则,由掘进二队负责主体安装,车间及运输区协同承担检修和运输任务。为破解安装过程中的效率瓶颈与成本难题,各参与单位主动突破、创新攻坚,针对设备移动难题自创“游动装置”;研发“普通轨道+平移装置”,实现设备精准移位;巧制工装平台,提升装配标准化水平;运用等离子熔敷技术,精准保证平直度与厚度……一系列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不仅保障了工作面安装的高效推进,更是将“降本、提质、增效”的目标落到实处。

攻坚路上的汗水,最终浇灌出丰硕果实。此次自主施工累计节约成本2582万元,“孵化”出各类创新成果56项,15项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人才成长方面,1人荣获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3人荣获矿业公司“技术状元”,21人荣获“技术能手”称号。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