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今年以来,董矿分公司通过引进钻孔窥视仪、新型注浆材料等先进技术和工艺,瓦斯抽采效率大幅提升,水害治理作业效率提高400%以上,构建起精准高效的灾害防治体系。


瓦斯抽采破解效率瓶颈   

“这个月瓦斯抽采平均浓度又提升了0.2%。”该公司总工程师王博指着大屏幕上的数据曲线说。这一变化,源于年初启动的“对标行动”。

为破解瓦斯抽采效率瓶颈,今年年初,该公司组织技术骨干赴彬长胡家河矿、贵州三甲煤矿取经,带回了71项可推广成果。“我们绝非简单照搬,而是立足本土,因地制宜转化。”该公司通风管理部部长吴英峰以技术转化为例,“在借鉴三甲煤矿成熟的钻孔密封技术基础上,我们创新融入本地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封孔材料,不仅提升了密封稳定性,更让单孔瓦斯抽采浓度最高达到42%,平均浓度稳定在3.6%,一举创下矿井抽采浓度新纪录。”截至目前,71项对标成果已落地51项,推广应用率达71.8%


“窥视仪器”下的精准治灾 

23507工作面,技术人员正在将一台类似内窥镜的设备缓缓送入钻孔。“这是新引进的钻孔窥视仪,有了它,我们就能像做胃镜一样,清楚看清地下的地层结构。”地质测量部部长黄刚形象地比喻到。

在此之前,施工瓦斯抽采孔时,工作人员如同“盲人摸象”,全凭经验判断裂隙带位置。现在,通过窥视仪直接观测,实现了精准定位。目前,已优化高位钻孔48个,减少无效进尺3840米,相当于节省了约400万元的打钻成本。


注浆材料的“效率革命” 

23504工作面老空水疏放作业现场,职工正在使用一种灰白色的新型注浆材料。“这材料真是神了!”注浆工蔺战利竖起大拇指,语气里满是认可,“以前固管要等24小时才能加压,现在4小时就能达到设计压力,省去了大量等待时间!”

提及这款材料的优势,探放水队队长范亚峰给出更专业的解读,“相较于传统注浆材料,这种新型注浆材料的固化速度、抗压强度有革命性提升。在23504老空水治理工程中,固管周期提升500%以上,作业效率提高400%以上。以往需要5天完成的固管作业,现在1天就能完成。”


“双线布控”守护矿区安全 

在四采区东翼,测量小组正沿着两条交叉的观测线布设监测点。“这是我们的‘双线布控’方案。”测量工程技术人员张磊解释,“这套方案能精准监测地表移动变形,为井下开采提供预警,就像装上了CT机一样。”

该公司用实测的移动变形参数进行建筑物、铁路和水体下的保护煤柱设计,有效减少了铁路、建筑物、水体下压煤量,并合理确定综采工作面尺寸,提高煤炭采出率,为矿井设计技术分析和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一系列治灾新技术应用,该公司今年瓦斯超限次数同比下降67%,水害治理效率提升3倍,地表沉陷预警准确率达100%,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构筑起一道科技防线。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