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发布时间:2024-01-09 15:13     作者:     来源:西卓煤矿     【字体: 】     浏览次数:

倔强的刘老汉

作者:付瑞

诵读/配乐:孙鑫


日头刚刚从东边冒出来时,年近七旬的刘老汉就一如往常蹲在小区公园内的长椅边。面色黝黑,布满皱纹的脸上一双半睁半合的眼睛时不时地瞅向千米开外的一座钢铁大桥。神情木然,不知喜悲,唯有嘴里时不时地在嘟囔着什么。

刘老汉生活的地方位于陕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沟沟里的煤矿家属区,从建成至如今已经有40余年。与它相邻的煤矿更是早于小区几年建成。和80年代大部分煤矿一样,在建矿初期,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相聚在这里,大家脸上洋溢着青春特有的笑容,说着尽量能让他人听懂的家乡话来交朋结友,而刘老汉正是这千万大军中的一员。

一座煤矿就是一座城。

年轻时的刘老汉顶着矿灯和工友们在巷道间穿梭不停,忙里偷闲时也聊聊天南海北,说到开心处时大家哄堂大笑,黑灰的面孔上顿时出现一抹抹显眼的白色。煤矿的建设随着时间长河的流转日新月异。随着电影院、小吃街、学校、医院、家属楼等附属建筑纷纷拔地而起,一座小型城市的雏形逐渐展露出来。年轻的建设者们在辛勤工作的同时,也开始陆陆续续地找到了自己人生中的另一半。

刘老汉的妻子跟他是同乡,小他三岁,相貌可人,性格温婉,尤其身高高于一般女性不少,与身材高大的刘老汉站在一起异常般配。二人的婚礼办得也是简单朴素,仅是邀请了些同乡好友而已。自从有了家后,刘老汉的个人生活中便少了些恣意的味道。下班后,在酒桌旁、麻将桌上的身影越来越少,尤其是在孩子出生后更是消失不见。

人间烟火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

80年代的国内物价水平普遍不高,刘老汉一家虽然每月花销不少,和工资比起来,还略有盈余。在经过一番精打细算后,刘老汉狠心买了一台海燕牌彩电,随后是电风扇,第二辆自行车······随着家里的“时髦”物件不断增多,不再为吃穿发愁的刘老汉顿觉生活本就应该这样。想起小时候在地里刨食的那段日子,一种苦尽甘来之感油然而生。

日子就这样在平凡中一天天度过。孩子们先后上了学,街道上的小汽车也多了起来,走在流行前线的小青年们更是腰间别上了BP机招摇过市,而刘老汉依旧过着三班倒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买断”这个词飘进了他的生活。

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力量中有一种叫做新老更替。

煤炭价格的连年持续低迷让许多企业不得不进行裁员自救。刘老汉的失业让他一度陷入迷茫,自己明明端的是个铁饭碗,为什么说破就破了?当了半辈子工人,该何去何从?曾经想着将来让自己孩子接班的想法现在看来更像是痴人说梦。尽管没了工作,但日子终将还要过下去。百般纠结过后,刘老汉在小吃街租了个不大的门面,开了家刘记早点铺。生活至此由从前的三班倒起早贪黑变成了半夜起床准备食材做早点的起早贪黑。

人生之路起起伏伏,谁也不知道低点、高点在何处。更何况那些路上的曲曲折折。

“爸,我考上了煤炭技校。”

“不行!”

刘老汉做梦也没想到孩子会选择一条与自己当年一样的道路。然而在经历了愤怒、劝阻、无奈、妥协后,刘老汉在这件事上沉默了。直到后来当了煤矿领导的孩子问他当年的缘由时,刘老汉仍是一字未露。

“老刘,还看那玩意干嘛?怎么?难道‘煤黑子'还没当够?”

“没当够?呵呵,或许吧。”老刘半睁半合的眼睛继续盯着千米开外的钢铁大桥,大桥上内燃机车牵引着装满煤炭的车皮正在通过,那座大桥承载着煤矿人的希望和未来······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