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发布时间:2025-08-19     作者:杜海波     来源:百良公司     【字体: 】     浏览次数:

立秋已过,烈日依旧炙烤着大地,百良公司井口的罐笼里闷热难当。

811日,综合运行队检修班班长袁胜战盯着脱离罐笼内部跑道上翘的推车机眉头紧锁——这已经是本月第六次因推重车引发故障。两名检修工轮番上阵,沉闷的敲击声在井口回荡许久,才勉强恢复设备运行。

袁胜战望着刚修复的推车机暗自思忖:这条直径30厘米的金属构件,卡住的不只是设备,更是整个矿井提升运输效率的“命脉”。

“袁班长,加工好了,试试!”检修工王昭扛着个铁家伙走进罐笼。这个由两根2.5米长、40厘米宽的废旧角铁,和四块10毫米厚的废旧钢板焊接而成的防脱道装置,乍眼看就像两根被压扁的铁轨。当它被稳稳焊在罐笼一侧的推车机跑道上时,推车机前方的几组小车顺利滑入罐笼跑道,既无需推车机频繁猛烈冲击,也不用人工辅助推送,重型车辆便能自如进出。袁胜战眼前一亮:“这下可解决大问题了!以往轻则锤头轮番上阵抢修,重则还要更换局部推车,现在再也不会出这毛病了。” 

这个被大伙儿称为“推车机助力神器”的创新灵感,源自一个月前检修班组的一次“头脑风暴”。当时,检修班正在进行提升系统检修,听到运输区职工反复提及推车机推重车时频繁翘起的困扰,再看着生产误时报表上的数字,袁胜战算了笔细账:单节推车采购价9600元,一年至少得换10节,仅此一项就花费近10万元。但谁也未曾料到,这个加工成本不到300元的辅助工具,竟能省下如此可观的费用。

“我们不能止步于此。”检修班跟班副队长党永乐说到,“在提升运输效率和检修工效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把每班安全提升作为重中之重,这中间许多环节还有改良空间。”

立井提升系统是矿井的“生命线”,容不得丝毫差错。检修班组在日常作业中,对提升机滚筒、钢丝绳、天轮等关键部位始终坚持毫米级精度监测检修。2025年以来,已精准排查出钢丝绳断丝隐患20余次、轴承微磨损2次,全部实现超前处置。尤其在530日的副井换绳工程中,班组首次启用换绳专用车,将传统需要30小时的作业时间压缩至15小时,一举创下矿井换绳新纪录。

真正的创新不在实验室,而是在检修现场最火热的实践里。随着“快速更换罐耳装置”“安全门防坠闭锁装置”“主电机降温系统改造”“天轮风动加油装置”等一系列创新实践相继落地,该矿提升效率显著跃升,安全防护全面升级,设备寿命大幅延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了澎湃动能。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