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车间锯床旁堆放着一小堆圆钢料头,需安排人员限期清运并分类处理!”近日,煤机公司生产管理部生产主管邓建华戴着安全帽穿梭于各车间,手里的记录本密密麻麻标注着现场巡查发现的材料管理细节,从零散料头的收集到工具的归位情况,每一处可能造成浪费的“小角落”都被精准锁定。
一直以来,煤机公司始终将“过紧日子”思想贯穿安全生产经营各环节,把现场材料管理视作降本增效的关键抓手,通过织密制度网络、拧紧责任链条、擦亮监管眼睛,为企业发展注入精打细算的“节流”动能。
该公司坚持以制度为“犁”,深耕材料“责任田”,搭建起层级清晰、协同高效的材料管理“指挥所”。明确材料管理目标,以及各部室车间在材料采购、存储、领用、回收等环节的职责边界,并将生产全流程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区块”,推行材料切块管理,让每块“责任田”都有专属“管家”,真正实现“责任到人、管控到点”。
“谁管不好自家‘一亩三分地’,从责任人到经办人都得进行处罚,刚性制度已经让责任意识渗透到每个管理末梢。”该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张展说到。
在全流程管控过程中,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联动,构建起闭环式“责任链”。物资供应中心作为材料“大管家”,精准核算生产用量,规范物资存储,确保材料码放整齐、标识台账清晰;技术质检部化身“把关人”,严控材料选型标准,将权威检验结果打造成材料的“身份证”,为生产质量保驾护航;生产管理部统筹大型材料和设备配件的调度,保障生产环节高效衔接;经营管理部精准核算每笔成本、动态掌握每月库存,让材料从进厂到使用的全流程都处于规范管理之中。
从制度夯基到责任落肩,从预算卡口到现场精管,该公司将“过紧日子”思维贯穿材料管理全链条。如今,材料浪费现象得到根本性遏制,不仅大幅压降了生产成本,更营造出精打细算、颗粒归仓的降本增效新风尚,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