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更是职工生命安全的坚实保障。自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公司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根本遵循,以“十大行动”为抓手,全员出击、全链条发力,在风险隐患治理、科技兴安赋能等方面持续深耕,奏响了煤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的铿锵乐章。
高位谋划 筑牢行动“基本盘”
为高质量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公司构建起主要领导挂帅统筹,安全环保监察部牵头抓总,各安全生产部室紧密配合的工作体系,凝聚起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融入安全生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紧盯治本攻坚目标任务,补短板、强弱项,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优化工作路径,从安全理念培育、治理能力提升到事故预防处置,制定了详细的任务书,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将2024年定为“能力提升年”,2025年定为“强基固本年”,2026年定为“效能提升年”,着力构建循序渐进、稳步提升的目标体系。强化督导考核,通过将重点工作纳入清单管理、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问题、实施工资挂钩考核等方式,充分调动各部门、各矿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全员参与、全员重视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夯基固本 织密安全“防护网”
为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公司多措并举强化安全培训与考核。累计组织安全培训超1.2万人次,开展安全知识应知应会“全员均过关”考核2轮,将“八条硬措施”应知应会70题纳入必修课程,推动“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各矿井创新开展“历史上的今天”“讲亲身经历事故”分享会等警示教育活动,让安全意识深植每一名职工心中。
针对重大风险隐患,严格落实“22必报”机制,每日研判高风险作业并实施“三包”责任管控;每周召开风险分析会,对高风险矿井开展专项督导。2024年以来,累计自查整改重大隐患43条,各矿井NOSA安健环体系建设均达到二星级以上标准,“动态清零”机制持续完善。
面对水、火、瓦斯、顶板等煤矿“天敌”,着力构建“12551”水害防治体系,扎实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实现“零水害”目标;升级瓦斯治理技术,与重庆煤科院合作优化顶层设计,推进地面永久抽采系统建设,有力管控瓦斯超限事故;推广液态CO2防灭火、高位定向压裂等技术,稳步推进“六零”灾害治理目标落地。
科技赋新 激活发展“新引擎”
在西卓煤矿智能化工作面,采煤机按照预设程序自动割煤,井下数据实时传至地面调度中心,职工在监控大屏前即可完成操作,生动展现了公司“科技兴安”战略落地的真实场景。
近年来,公司累计投入6亿余元推进“智能矿井、智慧矿区”建设,先后建成4对智能化矿井、7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1套智能快掘系统;在辅助运输领域,90%以上的小绞车被淘汰;供电、排水、皮带等固定场所实现“无人值守、有人巡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成效显著。
“以前全靠人盯守,现在有了智能系统,安全监管精度大幅提升。”公司安全环保监察部负责人表示,“目前,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平台、‘千眼视频’智能监控系统已全面建成,与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互通,实现了风险实时预警、隐患在线整改。”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强基固本为重点,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安全理念转化为全员行为自觉,让科技支撑更加坚实,管理体系更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