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数!一、二、三……”春日的暖阳洒在救护大队东区中队的训练场上,新队员们身姿挺拔,正一丝不苟地进行着稍息、立正、报数、齐步与立定等军事化队列规定动作。他们动作整齐划一,步伐铿锵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坚实而响亮,彰显着青春的活力与蓬勃的朝气。
转眼间,新队员们的集中训练已快三个月了。这些“00后”,一个个在父母眼中还未长大的“孩子”,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正以惊人的速度挑战自我、磨砺青春,朝着救援梦想,勇敢无畏地向前奔跑。
今天,让我们聚焦这些初入救护队的新生力量,聆听他们的初心故事,见证他们如何在严苛训练中成长和蜕变。
在奔跑中淬炼意志
“00 后”田怡剑,2003年出生,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在2000米跑项目训练中,他以6分45秒的惊人速度,让队友惊叹不已!
谈及成绩的飞速提升,田怡剑感慨万千:“我虽然从小就热爱跑步,可刚到队上,面对每天高强度的训练,也曾有过坚持不下来的时候,甚至一度陷入沮丧。好在中队长王生华发现了我的状态,主动找我谈心,帮我设立了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正是在这些小目标的指引下,我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进步,才重新找回了自信。”
如今,田怡剑的“个人成长计划”,成了队里抢手的“明星成长秘笈”,每天都有不少新队员主动找他“取经”。他们一起在奔跑中相互鼓励、相互交流,在挥洒汗水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在奔跑中不断淬炼着自己的意志和体能。
在自律中坚守初心
1999年出生、身高1米88的贾之伟,外形硬朗帅气。2024年12月,从部队特种兵复员后的他,带着军人身上特有的气质,毅然报名加入澄合救护大队。
入队后,贾之伟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自律和刻苦。每天的训练,他总是全力以赴,即便练到汗流浃背、双腿发抖、手掌磨破,也从不喊累。走进他的宿舍,一块块棱角分明的“豆腐块”和干净整洁的床单,仿佛在诉说着他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贾之伟说,“这种作风,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灵魂深处,而投身矿山救援事业的选择,也早已化作我心中坚定不移的信念。”
当被问到为何选择矿山救援时,他目光坚定地回答:“军队‘大熔炉’给了我丰富而厚实的生活底蕴,投身矿山救援事业,就是我用实际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永远守初心’信念的最好方式。”
在学习中超越自我
在业务理论考核中以96分荣登榜首的武伟,出生于2001年。当被问及取得优异成绩的秘诀时,他腼腆地笑了笑说:“来到队上后,我一切从头开始,经历了憧憬、阵痛、适应到提升的过程。笨鸟先飞,多学、多背、多写,这就是我在业务理论学习中的秘诀。”
“他经常主动加班加点学习业务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还会积极和队员们一起讨论。”负责新队员训练的教官陈超对武伟更是赞不绝口。
“再来一个!”“我还能再快一点!”……在体能提升方面,武伟同样毫不松懈。爬绳、单杠、2000米跑、举重和哑铃训练……从最基础的动作开始,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精准训练,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一次又一次超越自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相信,在澄合救护大队“橙光”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下,这些新队员们的规范化意识和纪律作风将得到不断提升,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矿山救援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未来,他们将如同春日里茁壮成长的树苗,不断蜕变、不断成长,在矿山救援岗位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