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层深处的钢铁巷道里
董矿分公司掘三队93名勇士
用365个昼夜的鏖战
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
安全“零”事故彰显担当
月进尺突破300米大关
2项局级精品工程熠熠生辉
10项技术创新绽放智慧光芒
这支由7名干部领航
2名技术员攻坚
84名职工冲锋的钢铁队伍
以毫米刻度诠释匠心
用矿灯光芒照亮初心
在百米井下谱写了
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壮美诗篇
科技赋能 跑出掘进“加速度”
面对井下复杂地质条件,掘三队以科技创新破解生产难题。在24503回风巷施工中,率先投用单轨吊运输系统,替代传统人力运料,使物料运输效率提升40%,减少岗位工6人。全年实施10项技术,从皮带自动急停装置到全断面喷雾系统,从锚索钻机水路改造到溜煤斗优化,每项创新都让标准化建设提档升级。
“职工自主创新设计的刮板纠正器,使设备故障率下降70%,每月可节约检修时间30小时。”技术员杨飞介绍到,“我们两个月蝉联董矿掘进奋进榜榜首,并创下月进300米的新纪录。”
管理创新 筑牢安全“防护网”
“顶板离层超过50毫米必须补强支护!”早班会上,支护工罗文献熟练背诵岗位“红线”。这支队伍将安全管理创新作为突破口,创新推出“三员联动”监督机制,由4名群监员、3名青岗员和10名党员组成安全网,通过“手指口述”现场确认、“安全伙伴”互保联保制度,使“三违”现象同比下降50%。
在23505回风巷精品工程创建中,首创“日清日结”工作法。通过每天现场解决难题、当班考核工作量、次日公示评比结果的方式,极大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巷道贯通任务提前20天完成,并获评该公司“精品工程”。
人才强基 锻造攻坚“主力军”
“王洪伟班长发明的临时支护快速定位法,让循环作业时间缩短了15分钟。”在班组长经验交流会上,新工宋雨分享学习心得。这支队伍深谙人才是发展之本,通过“名师带高徒”“岗位练兵”等活动,聚焦专业技能薄弱环节展开经验分享和技能培训。近年来,先后培养了8名技术骨干,1名技术状元,3名技术能手,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技能人才储备更加饱满。
每周三的“班前理论课堂”成为文化品牌,将安全规程学习与工匠精神培育有机结合。在应对24503工作面设备安装攻坚战时,机电大班创新“模块化拆装”工艺,创下矿区工作面安装最快纪录。
“成绩属于过去,我们已开始谋划2025年的智能化掘进方案。只要保持这股拼劲,一定能在百米井下续写新的辉煌!”队长陈世清望着巷道里闪烁的矿灯感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