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基层是检验真知的“试金石”,更是淬炼本领的“练兵场”。为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公司党委有序开展本部员工下基层交流活动。近期,微信公众平台特别推出“蹲点日记”栏目,以一线视角记录本部员工扎根基层的实践历程。
让我们跟随笔尖的记录,触摸基层脉搏,感受蜕变力量。

公司工会宣传文体部部长王谋在辅助6号机组学习编机接链
蹲点交流,既是淬炼思想的“熔炉”,也是能力提升的“课堂”。15天的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双脚沾满泥土,心中才能沉淀真情;只有双手磨出老茧,肩上才能扛起责任。基层这本“无字之书”教会我们,工会工作既要“身入”更要“心至”,既要“搭台”更要“唱戏”,既要“守正”更要“创新”。
带着“基层缺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应该先做什么?”这三个问题,我走进煤机公司车间、班组,与一线职工促膝长谈。通过观察和倾听,了解到职工在高强度工作下的身心疲惫和对缓解压力的迫切需求,让我深刻认识到,工会工作虽然平凡,却承载着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容不得丝毫懈怠。基于此,我创新推出“四色分类法”,将职工思想动态划分为红色(冲刺)、黄色(一般)、蓝色(拖延)、灰色(沮丧)四个类别,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疏导帮助,用细致入微的思想动态管理,将关怀送到职工心坎儿上;制定全年工作“一张图”,用科学严谨的规划,确保每一项任务都有迹可循。这些举措,不仅是工作方法的创新,更是对岗位职责的敬畏和对职工权益的维护。
在煤机公司交流期间,正值公司备战陕煤集团首届职工健身运动会。煤机公司作为澄合拔河代表队的训练场,他们的备赛经历,让我对“责任”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从制定“一赛四案”保障训练安全,到与队员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从组织观看奥运冠军专访,到开展“冠军讲奋斗”座谈会,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我们对职工的关爱和对胜利的渴望。当看到队员们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奋勇拼搏的身影,我深刻体会到,工会工作者的每一份付出,都能凝聚成推动企业发展、激发职工活力的强大力量。这种使命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岗位,也更加坚定了为职工服务的决心。
在3天的车间实践中,我深入生产一线,系统学习圆环链生产工艺流程,与职工同吃同工,广泛听取他们对企务公开的意见建议。这些事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真诚建议、对劳动保护的热切期盼,都成为我们改进工作的方向。优化企务公开流程、更新公开栏内容、开展劳动保护检查……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却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保障。当看到职工们因劳动安全防线更加牢固而露出安心的笑容时,我深感工会工作虽不显眼,却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每一分努力都会换来大家百倍的付出。
15天的蹲点交流转瞬即逝,这段经历让我收获颇丰、感悟良多。基层是最好的课堂,职工是最好的老师。回到本部岗位后,我将持续深化基层实践成果转化,把基层经验升华为服务智慧,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创新课题,视职工期盼为行动指南,始终以“赶考”的清醒、“奋斗”的姿态、“答卷”的状态,在服务澄合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新征程中,书写新时代工会工作者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