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实业公司深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紧密围绕成本竞争力提升目标,大力推进零星工程外委转自营工作,通过机制创新、资产整合与技术赋能,有效激发内生动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革新机制:支出做“减法”
该公司从实际出发,在新项目建设、小区绿化修剪、路面硬化维修等零星工程中,全面推行自主施工与维护,坚决杜绝“非必要外委”,充分挖掘内部资源潜力,实现从“外包支出”到“自主创效”的转变。
梅苑小区西区11号楼东侧路面发生沉陷开裂,金水小区C区6号楼东侧停车位地砖破损,均对居民停车和小区环境清理造成影响。该公司组织自有力量完成修复,节约资金2万余元。在权家河小区75千瓦深水井潜水泵更换项目中,自主施工不仅节约外委费用5万余元,也为公司夯实了成本管控基础。
盘活资产:效益做“加法”
该公司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盘活闲置资产,积极推进“应转尽转、能转尽转”的外委转自营策略。开展“控外委增自营,助力降低盈亏平衡点”专题调研,依据现有技术与能力,明确可自营项目清单,涵盖小区出入口道闸维修、老区管线检修等10类业务。
“我们在与山阳煤矿公司、物资供销分公司、职培中心等单位开展后勤服务业务期间,积极盘活闲置资产。改造梅苑小区旧车棚用于床单、被罩晾晒,省去了租赁成本支出,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上万元。”生产服务中心主任张波介绍道。
锤炼内功:动能做“乘法”
为引导并鼓励各部门深挖内部资源潜力、积极拓展新业务,该公司坚持“人才强企”战略,以“传帮带”为抓手,开展“师带徒”专项行动。目前,已选拔8名技术骨干与15名青年员工结对,聚焦设备运维、工艺改进、管道维修等核心业务,搭建了“理论+实操+案例”全周期培养体系。围绕套丝机调试、电气元件安装、管道故障排查等20余项关键技术,开展“手把手”教学,累计组织专题培训23场、技术交流12次,营造了“老带新、新促老、共进步”的良好人才培养生态,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从制度构建到全员参与,实业公司以“控外委增自营”为切入点,不仅实现显著降本,更锤炼了队伍、提升了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