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阳煤矿公司深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紧紧锚定“降本增效、经营提效、治亏创效”目标,把“增、节、降”贯穿生产经营全链条,扎实推动降本增效工作取得实效。
“降本增效的关键,在于全员思想意识的转变。让每一个岗位都成为节约的阵地,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成本的管控者。”该公司把“过紧日子”思想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建立健全修旧利废、材料回收复用、交旧领新等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物资范围、流程标准以及奖励机制,加大交旧领新、回收复用、修旧利废力度,建立闭环工作台账,组织专人进行认定,月底奖惩考核兑现。在满足正常生产需求的情况下,遵循“优先使用修旧利废后的物资,再使用库存物资”的原则,严格刚性考核,引导干部职工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一季度,累计交回报废及无法使用物资7大类956项,发放交旧领新范围物资7大类1346项,回收复用率达到71%,修旧利废创效114.43万元,增幅46.48%,非生产性支出降幅34.98%。
做好降本增效“大文章”,该公司在项目管理上持续推进“四控四管两协调”管理模式。从设计优化、预算编制、招投标、现场施工、工程签证等方面对投资费用进行管控,确保投资计划在上年投资额的基础上再降10%。由规划部门负责合理安排专项资金计划,业务部门对项目申请进行投入产出比评估,无效益的项目坚决不开展,效益低的项目选择性开展,确保专项资金规范高效使用。一季度,预算审批6个项目,节省资金约600余万元。
始终坚持质量就是效益的原则,持续加强煤炭采制化管理,加大商品煤现场采样监管力度,时刻紧盯车采、机采及化验数据,通过“日分析、轮对比、月预测”工作机制,深入剖析煤质变化的规律和原因,切实提高煤炭质量。同时,通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责任科室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和“矿领导包科室、科室包区队、区队包班组、班组包岗位”的四级联动煤质考核管理制度,将煤质指标与全员工资挂钩,严格落实煤炭质量奖罚制度。通过严格管控,煤质较上年同期提升461大卡/吨,较本年度最大化差异提升785大卡/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