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公司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目标,严格遵循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要求,创新实施“微巡察”工作机制,通过精准识别和研判基层单位政治生态,逐级压实监督责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构筑起坚实的廉洁防线。
攥指成拳
织密基层监督“一张网”
“我们成立了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和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担任组长的‘微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同步制定《2025年微巡察工作实施方案》,就是要让‘微巡察’从起步就有章可循、发力精准。”公司“微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钮志鹏在部署工作时强调。
为打造专业全面的“微巡察”力量,公司从党建、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核心部门,以及法务、安全环保、企业管理、财务审计、物资采购等关键领域,遴选组建了一支跨专业、跨领域的“巡察尖兵”队伍,实现“专业人查专业事”。通过“巡察前集中培训、巡察中分组协作、巡察后复盘会商”的闭环机制,明确各岗位职责与协同节点,推动监督力量攥指成拳、形成合力,确保“微巡察”工作高效推进。在巡察方式上,灵活运用“查阅资料、个别谈话、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民主测评、数据分析”六种手段,全方位、多维度“扫描”,不放过任何问题线索。
“从方案制定到人员调配,每个环节我们都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力求让‘微巡察’真正成为洞察基层实情的‘千里眼’和精准发现问题的‘探头’。”“微巡察”工作办公室主任、公司纪委副书记朱洲锋介绍。
精准点穴
直击基层治理“痛难点”
“工作组不仅一针见血指出了我们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中的不足,还手把手帮我们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这样的‘靶向治疗’太实在了!”百良公司党群工作部负责人杜海波感慨道。
“微巡察”工作组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锁定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问题频发的风险领域以及职工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聚焦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认真检查领导干部廉洁履职情况,严督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彻执行,层层压实政治责任;聚焦陕煤集团“四项重点工作”,严格检查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打折扣、搞变通,重部署、轻落实,赶进度、缺质量等问题;聚焦安全生产和全链条成本管控等关键环节,深入排查安全生产责任制悬空、经营数据失真、资金使用违规等风险,切实守好安全环保“红线”与经营管理廉洁“底线”。
为避免“巡察一阵风”现象,工作组在“微巡察”结束后的5个工作日内,向被巡察单位下达《问题整改意见书》,实行“一事一策、销号管理”。同时,将共性问题通报公司所属各单位,要求对照检查、未巡先改,达到“解决一个问题,规范一个领域;巡察一个单位,震慑整个公司”的目的。
闭环管理
拧紧整改落实“责任链”
为杜绝“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现象,公司党委秉持一以贯之的监督决心,由纪委和党群工作部联合采取“不打招呼、直插现场”的方式进行突击检查,强力推动问题真改实改。
在督促百良公司整改期间,针对“材料考核管理不严”问题,迅速展开核查,查实指标分解滞后、考核执行不严、验收不规范等问题,百良公司立即重新梳理采购流程,形成从“需求提报”到“验收入库”的闭环管理机制,显著提升了规范运营水平。此外,将“微巡察”结果与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直接挂钩,对整改不力、问题反弹的单位负责人严肃约谈问责,形成有力震慑。
“‘微巡察’与干部考核挂钩,让基层干部既有压力更有动力。大家充分认识到,只有把工作做实、把问题改到位,才能在考核中站得住脚。”电力分公司党委书记刘朋军坦言,“现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抓整改,工作作风更实、干劲更足,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升。”
“发现问题只是起点,推动整改落实才是落脚点。”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刘江雄表示,“我们通过建立问题清单,构建了一套严密且有效的整改责任体系,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不悬空。”
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对3家基层单位的“微巡察”,累计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18条,推动修订完善制度10项,为基层规范管理、防范风险提供了精准指引。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微巡察”实践,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推动监督触角向纵深延伸,以更高质量的监督效能护航企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