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生产服务中心职工正在查看废旧材料


1027日,百良公司生产服务中心弧光闪烁,金属切割声与机器轰鸣声交织。检修工王庆站在待检修的单体液压支柱前,指尖划过锈蚀漏液的缸体表面,“如何有效延长单体使用周期,降低损坏率?”这个难题像块儿石头压在他的心头。“还有几个单体检修后质量不达标,怎么办?”技术员王海龙眉头紧锁。

彼时,工作面接续安装任务重、加工组装配件多,加之检修质量不稳定,性能试验效率低,返工活越来越多。王庆接过检测报告若有所思,“再找不到解决办法,返工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生产任务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王庆(中)正在绘制测压检测台草图 


之后的几天,王庆利用工余时间在废旧物料前徘徊。几块磨损严重,已被列为废旧物料的工字钢和角钢反射出微弱光泽。王庆灵机一动,一个想法在他脑海中闪现:用这些废料设计一个单体维修测压站!这个念头让他瞬间振奋,检测难题似乎有了破解的方向。

想法确定后,王庆立即带领团队来到车间投入实践。切割台前,火花飞溅,废旧钢板在大家的手中被裁成不同的模块。当设计加工好的“单体维修测压站”摆在大家面前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经过现场测试,测压站的高效率和精准度超出预期。

此次废旧物料改造大大缩短了日常设备配件维修周期,实现了对各种液压元件的密封性能检测和对单向阀、安全阀、卸载阀的调定工作,在提高工效的同时,节省了更多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生产服务中心职工正在检修皮带运输机


“今年,我们自主维修安装液压支架120架,减少成本投入816万元;修复单体、π梁、W钢带、铁柱鞋等设备零件3000余件,材料回收复用率达86%,累计创效216.52万元。”该公司生产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王萌介绍说。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全体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四种经营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无数废旧材料在职工巧思下的“重生”,是外委转自主维修的“攻坚”。在焊花与汗水交织的车间里,以王庆为代表的青年职工们,正“精打细算”深挖物料价值,用勤劳与智慧、执着与追求,书写着百良降本增效新篇章。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