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当秋日阳光洒满大地,街头巷尾红旗招展,人们在欢声笑语中享受国庆假期时,合阳公司机电车间内却是一片忙碌景象:扳手的敲击声、万用表的滴答声,汇成了一曲别样的“节日交响”。在这机电轰鸣的战场上,电工宋晓明坚守岗位,用责任与担当,为能源“动脉”的畅通保驾护航。

看到宋晓明时,他正蹲在一台馈电开关前,微微侧头,耳朵贴近机壳,神情专注,好像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正全神贯注地为病人听诊,捕捉每一丝异常信号。

“老宋的耳朵,比仪器还灵!”一旁整理工具的同事笑着打趣。这话并非夸张,十年的摸爬滚打,早已让宋晓明练就了一身“硬本领”。车间里每一台设备的“脾气”,他都了如指掌,哪怕设备发出一丝微弱的异响,他都能迅速判断问题所在,精准找到“病灶”。

“这台开关是昨天综采队刚回收升井的,得仔细给它查查‘心电图’。”宋晓明一边说,一边将万用表探头轻轻搭在线路上。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屏幕上飞快跳动的数字,片刻后,嘴角一扬,露出自信的笑容:“找到了,继电器接触不良,换一个就行。”

这台看似普通的馈电开关,实则是井下综采队供电系统的“心脏”。一旦“停跳”,整个采面就会陷入瘫痪,影响的不只是产量,更是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国庆假期大家都想歇一歇,但矿井设备可不能‘放假’。”宋晓明直起身,抹了把汗,“我的职责,就是当好设备的‘保健医生’,让它健健康康、稳稳当当。”

回想起十年前,宋晓明还是个连电路图都看不懂的“新兵”,面对复杂电路图,常常一头雾水。如今,他不仅能将整套供电系统图背得滚瓜烂熟,还能在黑暗中凭借敏锐手感,迅速更换保险丝。这份“硬本领”,是他无数个日夜泡在车间里,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今年4月份,车间一台龙门吊突发故障,起吊勾无法上下移动,若不及时修复,将严重影响后续生产。接到通知后,宋晓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先是围着设备仔细倾听运行声音,再俯身观察控制柜上的指示灯状态,初步判断为电气控制故障。随后,他熟练地使用万用表对控制回路进行逐段测量,很快锁定故障点——控制起吊回路中的接触器线圈烧毁,导致电路无法导通。确认问题后,他迅速更换同型号接触器,并对相关接线进行紧固和绝缘检查。前后不过半个小时,设备便恢复了正常运行。

十年来,他累计排除重大故障30余起,提出技术改造建议20余条。车间主任康博提起他,总是赞不绝口:“有老宋在,我们心里踏实。”

这个假期,宋晓明依然选择坚守在岗位上。“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我想和你去公园玩。”听着手机里儿子发来的语音,他眼眶微热,轻声回道:“爸爸在给‘大机器’看病呢,等把它们都调理好了,我就带你去。” 说完,他把手机小心翼翼地放回口袋,又走向下一台设备。他说:“虽然不能陪家人出游有点遗憾,但能在岗位上保障能源供应,为祖国发展出一份力,这就是我给祖国最好的生日祝福。”


在澄合矿区

还有许多像宋晓明一样的“守护者”

他们是指挥中心的调度员

井下的巡检工

化验室里的技术员

……

他们以岗位为礼

以坚守为歌

在这个金秋十月

向祖国深情告白

“ 我在岗,请放心!”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