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基层是检验真知的“试金石”,更是淬炼本领的“练兵场”。为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公司党委有序开展本部员工下基层交流活动。近期,微信公众平台特别推出“蹲点日记”栏目,以一线视角记录本部员工扎根基层的实践历程。
让我们跟随笔尖的记录,触摸基层脉搏,感受蜕变力量。

矿业公司老干部业务中心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曹姚植(右)正在检查防汛沙袋
根据公司《本部员工交流工作实施方案》安排,我如期赴物资供销分公司报到,正式开启为期15个工作日的基层实践交流。
初到物资供销分公司,最先触动我的是基层工作“烟火气”里的扎实,见证了同事们如何把“安全”二字落到实处。每周对车辆轮胎、刹车、灯光进行“过筛子”检查;节假日严格执行“张贴封条+群众监督”的公车封存制度;清晰记录着每一次使用、油耗与维修数据的车辆台账;后勤服务“围着一线转、跟着需求走”,节约每一张纸、一度电……我参与其中,也深深明白:基层工作藏着许多值得学习的精细方法论。
在公务接待与信访稳定工作中,我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温度与担当。同事们始终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刻在心里、落在行动中,严格落实“三单一函”要求,每一张票据、每一笔账目都清晰规范。基层是信访矛盾的“第一线”,我们坚持入户走访排查风险,邀请离退休老干部参与调解,用“接地气”的沟通拉近距离,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消除在萌芽状态。
交流期间,我也带着问题观察,发现了工作中亟待破解的“痛点”。突发任务来临时,因部分车辆外派未归,导致应急车辆调配“手忙脚乱”;信访化解中,遇到复杂法律诉求时,因专业不足只能反复向上请教;后勤服务里,不同岗位需求差异大,难以做到“按需供给”。针对这些问题,我尝试从三个维度出发,制定优化方案:一是健全车辆管理“应急储备方案”,制定“突发任务调度流程图”,确保紧急情况下车辆“调得出、用得上”;二是每月邀请上级信访部门业务骨干开展现场培训与实操指导,系统整理《基层常见信访问题政策手册》,让大家在处理诉求时有章可循;三是建立部门需求定期调研机制,推行“一站式”后勤响应,针对性优化物资供应、设施维护等服务,切实提升后勤服务的精准度。
这次基层实践,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蜕变”,我亲身体验了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在处理各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收获,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把学到的“精细方法论”和“接地气的真本事”运用到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努力为澄合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