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近日,“澄合矿区松软低透气煤层渗透液增透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继2024年荣获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二等奖后,再度荣获国家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这是近年来百良公司大力实施“创效三新”(制度革新、技术创新、人才培新)战略,坚定不移走稳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充分实践。


制度革新增实效

2024年,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矿井新增专利5项,86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该公司副总工程师雷飞介绍说,“这些创新成果涵盖安全、生产等多个领域,现均在矿井得到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为同行业交流提供宝贵经验。”

今年以来,该公司始终围绕“强基固本、改革提效”工作思路,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管理,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工作考核机制,不断激励干部职工勇于探索创新创效新思路、新方法。建立项目质量过程管控机制,对项目申报、归档、推进和验收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督导,为科技创新稳步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技术创新出奇招

为进一步激发全员创新创效热情,该公司积极组织开展技能竞赛、“五小”创新成果评比等活动,为职工提供展示才华与智慧的舞台。2024年,累计完成创新项目75项,投入奖励资金16.75万元。

在众多创新成果中,综采队针对实际生产难题所研发的“皮带H架校正装置”尤为引人注目。该装置主要是为了解决边角煤综采工作面落地式带式输送机因巷道起伏不平、巷道收缩量大,导致皮带和H架磨损严重的问题。综采队组织技术人员通过实地调研,反复研究试验,最终利用角铁、10mm钢板和废旧铁质配件制作加工成“皮带H架校正装置”,实现了资源再利用,降低了制作成本。投入使用后,减少皮带与H架之间的磨损,大大降低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了矿井生产安全高效运行。


人才培新求突破

“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孵化作用,聚焦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大力开展‘劳模工作室+安全’、‘劳模工作室+效益’、‘劳模工作室+人才培养’等活动,使工作室成为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综采队副队长孙俊峰说到。

截至目前,“孙俊峰劳模创新工作室”已经吸纳不同专业骨干成员15名。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2名,助理工程师4名,技术骨干7名,是一支融合安全、技术、工艺、设备多专业人才的创新团队。工作室紧密围绕矿井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以“培练赛”和“传帮带”为依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活动,先后完成“五小创新”20余项,孵化培育技术核心骨干10余名,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人才支持。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