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风,恰似母亲温柔的手,轻轻地抚过大地,又一年槐花开满枝头的时节悄然来临。空气中,那清甜的槐花香肆意弥漫,宛如一把能打开时光宝盒的神奇钥匙,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回到童年那段熠熠生辉的纯真岁月。
小时候,“五一”前后,便是槐花绽放的盛景时分。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往昔,槐花无疑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珍贵的馈赠。每至此时,我和哥哥就如同两只欢快的雏鸟,天还未大亮,便早早地从温暖的大炕上一骨碌爬起来。彼时,天空还是一片澄澈的浅蓝,太阳才刚露出小半边脸,洒下丝丝缕缕的微光,给大地蒙上一层梦幻的薄纱。哥哥扛起那根用竹竿和铁钩自制的、已微微生锈的钩子走在前,我则挎着妈妈准备的篮子像个小尾巴似的紧紧跟在他身后,我们一路小跑着朝那开满槐花的大树奔去。
远远眺望,槐树宛如披上了一袭洁白无瑕的纱衣。一串串饱满的槐花挂满枝头,恰似一个个精巧的雪白色风铃,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专属于春日的美妙乐章。我仰起头,深深地吸上一口气,那股清甜的香气,如同一条无形却又充满魔力的丝带,一下子钻进我的心底,让我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哥哥动作娴熟,稳稳地举起那带着铁钩的竹竿,手臂微微用力将挂满槐花的树枝拉到身前。我片刻不敢耽搁,赶忙伸出双手,一只手紧紧握住树枝,另一只手迅速顺着花枝一捋,那鲜嫩饱满的槐花骨朵便乖巧地从我的掌心落入怀中的篮子里。遇到完全绽放的花朵,我们还会忍不住送进嘴里,清甜的滋味瞬间在舌尖蔓延开来,淡雅的清香萦绕在唇齿之间。遇到一同来摘槐花的小伙伴,我们会暗暗比试谁摘得更多。印象里,我和哥哥配合默契,每次都能在这场小小的“较量”中取胜。我们一边忙碌地摘着槐花,一边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彼此的趣事,欢声笑语在树林间不断回荡。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摘槐花可不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它更像是一场充满惊喜与乐趣的冒险,是大人们默许的“正经事”。我们带着满满的认真和自豪去完成这个任务,尽情享受着这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回到家中,我和哥哥满怀期待地把装满槐花骨朵的篮子递给妈妈。妈妈总是挂着慈爱宠溺的笑容,接过篮子的那一刻,仿佛接过了我们所有的快乐与期待。妈妈会先将槐花放在清水中仔细清洗,那一朵朵洁白的花骨朵儿漂浮在盆中,在妈妈不断的揉搓下,愈发显得娇艳欲滴。紧接着,她熟练地往洗净的槐花里加入适量的面粉、调料,轻轻搅拌均匀,随后放入蒸锅。不多时,厨房里便飘出阵阵诱人的香气,那是家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
终于,槐花麦饭出锅了。看似简单的食材,却在妈妈的巧手下化作了人间美味。每一口下去,都能清晰地品尝到槐花的清甜与面粉的醇厚,那是田野的清新与家的温暖完美融合的味道。槐花包子和饺子也毫不逊色,咬上一口,鲜美的汁水在口中四溢开来,馅料里的槐花鲜嫩多汁,带着淡淡的、恰到好处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
有时候,摘回来的槐花实在太多,一时半会儿吃不完,妈妈就会把槐花用开水焯一下,然后均匀地铺在竹席上晾干。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哥哥还会兴致勃勃地互相比赛,看谁摆放得又快又整齐。晾干后的槐花被妈妈细心地装进袋子里,妥善保存起来。如此一来,即便过了槐花盛开的季节,我们也能随时重温这份来自春天的独特美味。
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各种各样的美食琳琅满目。但每年槐花开的季节,只要能抽出时间回到家中,妈妈必定会为我们准备一顿满满爱意的槐花盛宴。要是回不去,她就会打电话,满是欢喜与期待地说:“槐花又开啦,今年的花开得可盛了,我和你爸摘了好多呢。你们啥时候能回来呀?我给你们做槐花麦饭、槐花包子,冰箱里都给你们留着槐花呢,到时候你们都带走.......” 这熟悉的话语,就像一阵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我的心田,即便相隔千里,也能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家的温暖。
槐花香悠悠飘来,我不禁站起身望着窗外那那一串串洁白的槐花出神。它们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我的记忆长河中闪烁着独一无二的光芒。那里藏着的是我最珍贵的童年回忆,是流淌在岁月里、从未淡去的深厚亲情,是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世事怎样变迁,都始终萦绕在心头的那一抹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