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发布时间:2025-01-11     作者:胡娇     来源:多经公司     【字体: 】     浏览次数:

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多彩世界,每一种职业都被赋予了独特的色彩符号。蓝色诠释着警察的冷静,绿色象征着军人的坚毅,白色代表着医生的纯洁,红色则是消防英雄的热血象征。而黑色,往往与矿工的坚韧与毅力紧密相连。

澄合印务公司平面设计师鱼建东,将五彩斑斓的色调巧妙地融入澄合矿业的企业形象中,为其赋予了全新的活力与魅力。在他的设计下,澄合不仅仅是黑色的象征,而变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他运用丰富的色彩语言,将矿山的雄浑、矿石的多样、矿工的智慧与勤劳一一展现,构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美学。这种美学让人们看到了煤矿的真实面貌,更让人们感受到了煤矿所蕴含的无限可能与希望。


1.变革

22岁,正是敢闯敢干的时候。

刚刚踏出大学校门的鱼建东,怀揣着满腔热情进入了澄合印务公司,却赶上公司面临经营的重重困境。

鱼建东充分考虑后认为,引进先进的广告设备,是破解困境的关键所在。

清晨8点,带着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评估报告,鱼建东来到了领导的办公室。

“郑经理、周书记,针对现在的经营困难,我有个提议。”

“哦?建东,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经理和书记抬起头来说到。

“我觉得现在也许是一个转机,我们可以引进一套先进的广告设备,增加广告业务。”

“你的想法很有见地。但是,你知道我们的行业特点和资金状况吗?引进广告设备不是小事,你有没有详细的计划?”

鱼建东拿出可行性评估报告递了过去,说:“我做了一份市场调研,后期的投资、运营成本也列出来了。”

郑世民、周福贵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欣赏和惊讶。

经过慎重思考与协商,印务公司购买了第一套广告设备。鱼建东也负责起了印务公司的广告业务。

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他先后去陕西大众科技培训学院进行深造。在他的努力下,广告业务逐渐步入正轨,填补了澄合矿区广告业务的空白,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鱼建东并未满足现状。他深知,要真正提升企业竞争力,必须不断创新和进步。200612月,他与印务公司经理一同前往西安市场学习行业内标杆企业的成功经验,深入市场调研,与同行交流学习,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

2008年,在澄合矿务局宣传部的指导下,澄合矿区第一套企业文化视觉识别系统在鱼建东的努力下诞生了,从此澄合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随之开启。

澄合矿业有了崭新的形象,LOGO以红黑为主,简洁大气、寓意深刻,更在矿业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通过这套系统,澄合成功地将企业文化与品牌形象紧密结合,提升了企业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鱼建东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澄合的广告业务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多经公司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同时,鱼建东深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他积极培养新人,传承技艺,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在他的带领下,郭红侠、张清娥、陈俊侠、赵菲菲、张园园等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设计师在刻字、平面设计、条幅制作、喷绘出图及写真机操作等领域迅速成长,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2.奋进

“昨天带家人去看澄合各矿彩车巡游了。现在回想起昨天的场景,仍然特别激动。如今的澄合真是叫得响,说出去有面儿,身为澄合的一员,真是感到无比自豪。”一位退休工人说。

听到这位老职工的话,鱼建东微微一笑。

作为此次彩车巡游的总设计与策划者,大家赞赏的背后,是他无数个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与不懈追求。

从最初的创意萌芽到最终的精彩呈现,鱼建东和他的团队经历了无数次的讨论、修改与完善。他们深入挖掘澄合的历史文化底蕴,巧妙融合现代科技与设计理念,力求每一辆彩车都能成为展现澄合风采、讲述澄合故事的独特窗口。

随着巡游队伍的缓缓行进,沿途的群众纷纷驻足观看,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矿工家庭,如今也站在了聚光灯下,分享着属于他们的荣耀与喜悦。

“看到这样的场景,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值了。”鱼建东感慨地说到。

此后,他始终投身企业文化建设前沿,先后主导了多项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与设计工作。从2016年千人大合唱的磅礴气势营造,2018年陕煤集团“最美员工”颁奖典礼的璀璨舞台,到2019年陕西省首届矿山救援大赛策划与制作,再到澄合矿业“五小”科技创新成果展的会场布置与策划,每一处细节都凝结了他的智慧与汗水。他也连续四届担纲职工文化艺术节的设计与策划,不仅丰富了员工的文化生活,更提升了企业的文化软实力。

此外,他还亲自操刀了全局首个文化展厅——澄合铁运文化展厅的设计与布置,以及董矿分公司、王村斜井、权煤公司、二矿分公司、山阳煤矿公司、合阳公司等多个矿区的楼道文化创意实施,以及公司机关、山阳煤矿公司、董矿分公司等区队的党建阵地建设策划制作,将企业文化深植于每一个角落。


3.创新

书籍印刷技术,鱼建东算是自学成才。

故事的起点,可以追溯至《陕煤党建》杂志的创刊。这本承载着企业精神与文化传承的刊物,不仅见证了陕煤集团党建工作的蓬勃发展,也悄然开启了鱼建东在印刷技术领域的探索之旅。

从《群书治要考译》的古典韵味,到《澄合文艺》《澄合诗刊》的文艺气息;从《澄合工艺》的匠心独运,到《战地黄花分外香》的革命情怀;再到《中国共产党大荔县组织史》《中国共产党渭南市组织史》《中国共产党华阴县组织史》等党史系列书籍的庄重与严谨,鱼建东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设计能力,为这些杂志书籍披上了各具特色的外衣,使它们在众多出版物中脱颖而出。

面对传统印刷行业长期以来对外保密的连版技术瓶颈,鱼建东心中涌动着一股不屈不挠的斗志与对未知探索的渴望,他毅然选择了自主学习的道路。

“小鱼,还研究哪!”深夜10点,保安大爷看着专心研究的鱼建东说到。

“嗯,大爷,不用管我了,我一会儿就回去。”

对于这种情况,保安大爷已经见怪不怪。

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正是鱼建东思维最为活跃、意志最为坚定的时刻。

保安大爷那句关怀的话语,是对他默默坚持的一份见证,也是他内心深处孤独却坚定的回响。

无数个日夜,鱼建东沉浸在复杂的印刷工艺与数字技术的海洋中,尝试、失败、再尝试。

他像是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航者,面对复杂多变的印刷工艺与高深莫测的数字技术,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艰难而迷茫。但他没有放弃,反而将这份挑战视为磨砺自己意志与智慧的磨刀石。他深知,唯有不断尝试,才能在失败中汲取教训,逐步向成功的彼岸靠近。

每当遇到瓶颈,鱼建东的心中便会涌起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他反复研读相关文献,与同行交流心得,向行业内的专家求教。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构建起自己对于连版技术的独特理解,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终于,历经无数次尝试与失败后,他找到了突破的关键。那一刻,他的心跳加速,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他迅速投入到技术的优化与验证中,每一个代码、每一个参数都经过他精心的调整与测试。终于,一套高效、精准的自动化连版技术在他手中诞生了。

回望过去的日日夜夜,鱼建东心中充满了感慨与自豪。他知道,是对技术的热爱与执着追求支撑着他走到了今天。这项技术的突破,不仅将原本需要数天且错误频发的连版工作缩短至几分钟内完成,更实现了零差错的惊人成绩,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每年为公司创造利润200余万元。

“科技才能兴企”,这是鱼建东一直坚信的。

面对传统印务行业的挑战与机遇,他敏锐洞察,率先在公司内部掀起了一场“材料革命”。

PVC材料既显档次又成本低廉、性价比极高。”

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鱼建东主导了形象墙材质的革新,将昔日普遍使用的KT板替换成PVC材料。这一创举不仅美化了企业环境,更直接促进了公司盈利能力的飞跃,实现了年度营收增长高达20%的辉煌成绩。

面对印刷生产中一个又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他没有退缩,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迎难而上、逐一攻克。

从系统技术优化的全局视角出发,鱼建东敏锐地察觉到手动覆膜机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弊端,于是他果断决策,将传统设备更换为全自动乐福覆膜机,同时购买了先进的剪板机,工作效率提升了70%

面对传统手工记账繁琐、易出错的问题,他广泛收集信息,最终选定了一套先进的账务系统。这套系统的引入,实现了从手工计帐到账务自动化的华丽转身,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数字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他敏锐地捕捉到了CAD技术的巨大潜力。积极推动CAD输出实现彩色打印,将传统的描图方式彻底摒弃,采用更为高效、精准的软件转换技术。这一变革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更在产品设计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了市场,赢得了机遇。

从困境中的破冰之旅到广告业务的开疆拓土;从文化活动的策划与执行到科技创新的勇于探索。鱼建东不仅是色彩的魔术师,更是澄合形象变革的推动者,他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讲述着澄合人的故事,展现着企业发展的辉煌篇章。

在鱼建东的创意宇宙中,黑色的煤矿已超越了传统的界限,被赋予了无限生机与斑斓色彩。他坚信:心怀梦想,则前路无惧,澄合必将在他的设计笔触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