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编者按


基层是检验真知的“试金石”,更是淬炼本领的“练兵场”。为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公司党委有序开展本部员工下基层交流活动。近期,微信公众平台特别推出“蹲点日记”栏目,以一线视角记录本部员工扎根基层的实践历程。

让我们跟随笔尖的记录,触摸基层脉搏,感受蜕变力量。



矿业公司党政办公室档案管理室副主任郭小洁(右)正在查阅铁运历史资料

根据公司机关本部的统一部署,我于8月11日起赴铁运分公司开展了为期15个工作日的基层交流实践。这段“档案人”的特殊旅程,不仅让我在信访接待的民生温度中感悟责任,在办公流程的优化革新中锤炼本领,更在一页页泛黄的档案中触摸到企业发展的历史脉络。

交流第一周,我意外“卷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设备保卫战”。面对老旧内燃机车亟待更新的迫切需求,我与同事迅速启动协同处理机制:从库房36卷档案中“抽丝剥茧”,梳理出完整且准确的设备管理资料。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规范管理的档案不仅是尘封的“历史见证”,更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助推器”和破解难题时最可靠的“数据后盾”。

在推进档案规范化建设过程中,我发现卷内目录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涂改现象影响了档案的规范性与严肃性,为后续查阅设置了“障碍”;二是保管期限分类混乱,既不利于档案的科学化管理与长期留存,也无法精准界定档案的核心价值。针对这两类“顽疾”,我组织开展了全面清查档案活动,重新填写涂改目录,调整错分档案,并建立定期审核机制,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同时,按照《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规定》,为同事们详细讲解目录填写与期限划分标准。在大家的一致配合下,铁运分公司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卷内目录实现“面貌焕新”,查询效率提升40%,真正实现了“死档案”向“活资源”的转变。

15天的交流时光转瞬即逝,当我回想到技术人员能够通过我们整理的档案攻克技术难题时,我更加坚信:档案工作者既是历史的“守夜人”,更是未来的“点灯者”。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秉持“为党管档、为企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深耕档案事业,让每一份档案都成为照亮企业前行之路的“闪烁星光”。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