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发布时间:2025-10-09     作者:李增     来源:销售分公司     【字体: 】     浏览次数:

清晨五点半,巷口同记水盆的木门一推开,羊肉汤的鲜香气就顺着门缝钻出来,混着案板上切肉的当当声,把我从睡梦中勾了出来。作为土生土长的澄城县娃,这味道早就刻进了骨子里——打小跟着我奶蹲在店门口的小马扎上喝汤,如今工作已十余年,依旧惦记这口暖,就着月牙饼,就着糖蒜,喝完浑身都通透。老同家的水盆羊肉,是澄城县老街坊公认的老味道。他总是系着灰布围裙,站在大铁锅旁,手里的长柄勺不停搅动,锅里的羊骨、羊肉在清水中翻滚,咕嘟咕嘟冒着泡,街坊们常打趣:同叔熬的汤,鲜得能把舌头吞下去!我最爱看他捞肉、切片,捞起炖得酥烂的羊肉,刀起刀落间,薄厚均匀的肉片就码在了白瓷盘里,带着淡淡的肉香,勾得人直犯馋。娃,还是老样子?肥瘦相间,多浇汤!  同叔盛汤的手稳得很,嗓门带着澄城县方言特有的亲切。对嘞!再给我来两个月牙饼,一碟糖蒜!我找了个靠窗口的小桌坐下,桌上的粗瓷碟里,糖蒜腌得透亮,刚出炉的月牙饼还冒着热气,都是熟悉的家常味。很快,白瓷大碗端了上来,清亮的羊汤里卧着薄肉片,撒上一把翠绿的香菜、蒜苗,滴几滴红亮亮的辣椒油,鲜气直往鼻子里钻,馋得我直咽口水。老澄城县吃水盆羊肉,讲究一饼二蒜三汤肉。先拿起月牙饼,掰一块塞进嘴里,外皮酥香、内里松软,带着麦香;再夹一瓣糖蒜,酸甜爽口,解了羊肉的腻;接着端起碗,喝一口羊汤——这可是澄城县人吃水盆的灵魂,汤清而不淡,鲜而不膻,喝下去从喉咙暖到肚子里,胃里先熨帖了。最后才拿起筷子,挑着肉片就着饼,肉片酥烂不柴,吸饱了汤汁,混着香菜的鲜、辣椒油的香,嚼在嘴里,那叫一个舒坦!

饭馆里永远热热闹闹的,藏着澄城县最浓的烟火气。隔壁桌的大爷,端着汤碗慢悠悠喝着,时不时和同叔唠两句今个这汤熬得攒劲;穿校服的学生娃,背着书包冲进店里,嚷嚷着要纯瘦,多搁香菜,吃得嘴角沾着红油也不管;还有上班族,拎着公文包坐下,三两口扒完饼、喝完汤,抹抹嘴说句得劲,转身匆匆赶路。大家挤在小店里,没人讲究排场,都埋头对着自己的一碗汤、两个月牙饼,糖蒜咯吱咯吱的声响、咬饼的动静,混着街坊间的招呼声,比啥都热闹。 我总觉得,澄城县人的日子,就藏在这一碗水盆羊肉里。小时候跟着我奶来喝汤,她总说吃肉不配饼,香味少三成,还教我喝原汤,胃不慌。那时候我挑食,只爱喝汤泡饼,同叔每次都多给我舀两勺肉片,笑着说娃多吃点,长结实。如今我长大了,依旧爱来这小店,看着同叔搅动汤锅的背影,听着熟悉的澄城话,喝着鲜美的汤,感觉心里踏踏实实的。   有回外地朋友来澄城,我带她来吃水盆羊肉,她看着我掰饼泡汤、就着糖蒜的吃法,一脸惊讶。可等她尝了一口汤、咬了一口饼夹肉,就停不下来了,连说这也太香了,最后学着我的样子,泡饼喝汤,直呼懂了懂了,这才是澄城的味道。是啊,这就是澄城的味道——藏在老街的小店里,浮在清亮的羊汤上,混在饼香与蒜香中,是烟火气,是家常味,也是我们这些澄城娃,从小到大戒不掉的念想。不管走多远,只要回到澄城,钻进熟悉的水盆店,喊一声同叔,来碗肥瘦相间的,就觉得心里那点空落落的地方,被这一碗水盆羊肉填得满满当当。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