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今年以来,救护大队深耕四种经营理念,从降低成本着手,通过工作任务细化、成本指标量化、操作流程规范化,深度挖潜,多点发力,找准降本小切口,打出增效组合拳

训练降本点滴行

在挂风障和建造木板密闭墙时,为确保1套材料能够进行2遍训练,在4平方梯形框架训练后,废料在3平方梯形框架又能训练,使得大队月度风障材料、木板材料降低一半。该队战训部周祖衍介绍说。

不仅如此,该队还建立了库存与消耗双台账,动态监测装备物资使用情况,减少训练物资损耗。截至目前,大队训练挂风障、建造木板密闭墙项目各360余队次,需支出耗材费用约36万元,实际节省费用约10万元。

精准管控抠效益

走进食堂,合理搭配荤素食材,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食材;外出办公车辆,同部门多人前往同一地点或不同部门顺路行程,实现合并派车。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规划最优路线,避免不必要的空驶和绕行,减少燃油费用;在机关办公室,大力推行无纸办公,提倡双面用纸打印、复印,严格控制文件印刷数量,减少打印机、复印机墨粉的消耗。通过这一系列精准管控,这些看似微小的变化,正在打开大队节支降耗的新局面。

经过一个月职工食堂费用数据比对,及时调整食材采购种类,定期查看冷藏设备的温度、各批食材的数量、剩余食材保质期,加快临保期原材料的周转,每月可以减少食材费用2万元。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张飞龙在大队经营分析会上分享了降本增效成果。

科技创效增活力

聚焦应急救援发展需要以及解决矿山救援卡脖子实际困难,该队以流程再造、数据治理、组织优化为抓手,形成可持续的研发与创新机制,实现由以部室为牵头引导以中队主动创新转变的创新路径。

先后主攻了远距离探察如何解决灾区电话放线、高温条件下如何安全探察及排放瓦斯等项目,创新了数字化替代训练,使用虚拟现实(VR)模拟井下事故场景,开展有限空间训练及演练、绳索救援训练及演练、高空运输伤员训练及演练等,通过训练流程优化,每月节约成本 3.2 万元。

降有方,增有效。救护大队全体应急救援人员正用实干诠释着每个岗位都是利润源,让经营管理升级、提质、增效,探索出一条向管理要效益、向创效谋突破的降本增效新路径。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