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今年以来,董矿分公司紧扣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围绕“强基固本、科技赋能、闭环管控”三条主线,在重大灾害治理、智能化建设升级、管理机制创新等领域持续突破,推动矿井安全治理模式从“被动防控”向“主动预防”转变。


科技赋能破题

构建灾害治理“立体防线”

该公司将技术革新作为灾害治理的重要抓手,打造“专业团队+先进装备+科学体系”三位一体的灾害治理模式。

在瓦斯治理方面,积极借鉴行业先进经验,落地推广51项关键技术,同步组建108人的专业化瓦斯治理队伍,配备7台高效钻机,并推行“施工、封孔、验收、管理、测定”五化管理机制,实现打钻、验收与效果评价相互独立、有效制约;地面建成永久抽采泵站与瓦斯实验室,井下应用无扰动备用电源替续控制装置,形成“地面对应、井下联动”的瓦斯防控格局,瓦斯抽采效率同比提升30%

针对水害防治难题,创新采用“地面定向钻探+侧向截流”技术,通过精准布设钻场孔组,封堵导水通道并加固隔水层薄弱带,推动水害治理由“局部治理”转向“区域治理”,从“井下治理”拓展为“井上下协同治理”。同时,对井下各涌水点实施24小时实时监测,严格执行“物探+钻探”防治水措施,为矿井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坚实保障。


智能升级提速

打造高效生产“智慧引擎”

走进该公司23505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正按预设程序自动完成记忆截割,液压支架同步实现跟机移架,地面集控中心大屏上各项生产数据实时跳动、一目了然——这正是该公司智能化建设成效的生动体现。

目前,矿井已通过陕西省B类智能化矿井验收,23505工作面实现设备一键启停与远程干预辅助生产,智能化出煤率突破50%,切实达到“无人则安、少人则安”目标。运输系统全面升级,淘汰架线电机车,引进单轨吊运输系统,在24503回风巷等区域投用后,物料运输效率提升40%。升级改造二水平胶带巷2700米带式输送机,将煤流集控系统延伸至井下全部主运输系统,实现“无人值守、智能巡检”。当前,该公司正稳步推进二水平主运输和四采主运输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可完成三采东翼主运输系统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打通“智能开采——智能运输——智能管控”全链条。


管理机制固本

织密安全生产“责任网络”

该公司制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2025强基固本年实施方案》,细化“月度调度表+六类清单+两项措施”推进机制,将32项重点任务分解到岗、责任到人,实现“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的闭环管理。

创新实施“作业票分级管理”,根据零星工程风险等级,明确相应专业或矿领导跟班要求,确保高风险作业全程监督到位。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安全大排查32次,整改问题230条,实现隐患动态清零。同时,夯实全员安全“软实力”,通过分层级培训、VR虚拟教学、岗位描述大赛等方式,实现安全培训全覆盖,自救器盲戴、避灾路线绘制等安全技能考核合格率超98%

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凡表示,“今后,我们将持续深化灾害治理、智能化建设与管理创新,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安全防线,全力推动矿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