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锚杆预紧力偏差超五千牛?立即返工!”在董矿分公司23501运输巷,掘三队队长陈世清用液压扭矩扳手逐根检测支护强度。这种精细化管控场景,正是该公司打造安全生产标准化标杆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该公司深耕 “井上下整顿”“责任网格化”“智能保安链”三大创新举措,让安全生产标准化始终保持在国家一级状态,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立体攻坚 井上下刮起标准风暴

该公司井下材料标准化码放


“标准化不是简单的大扫除,而是用标准与匠心锻造的‘安全基因’。”该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姚磊的话,道出了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深刻理解。

近年来,该公司积极探索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精细化、精益化、精准化创建路径,在井上下掀起了一场“标准风暴”。在井下,全断面应用“五线八面法”整治风水管路,1260m巷道实现电缆吊挂“零交叉”;机电硐室推广“一机一卡一策”管理,故障停机率下降52%。在地面,实施“分区色谱管理”——红色为安全通道、蓝色为设备区、绿色为休闲带;新建的封闭式储煤棚,配合智能喷雾系统,使煤尘浓度下降82%。除此之外,巷道返修率从12%压减至4.2%;筒仓自动装车系统误差控制在±50kg;全公司设备完好率达97.1%,创十年新高。


三级网格 责任刻进每米巷道

该公司井下标准化示范区


随着该公司《系统巷道精品化整治方案》落地,领导班子成员划分“责任田”,第一时间构建了分管领导包部室、部室包区队、区队包班组的“三级管控网”,将责任精准刻进每一米巷道。

面对二水平老巷变形难题,创新推广“注浆锚索反底拱”技术。生产部室全程跟踪,严控注浆压力、锚索间距等关键工程参数;施工班组严把每一道工序质量关。“我们在四采1#联络巷试验30m巷道,底鼓量从120mm压降至30mm以内,巷道优良率提升37%。”该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张鹏指着监测数据介绍说。

面对24502工作面瓦斯挑战,创新团队研发“多层位立体布孔”技术,通过优化36个高位钻孔参数,使瓦斯抽采浓度从0.32%提升至1.65%,抽采效率提升69%。两年来,累计验收通过精品系统6个、精品采掘工作面9个、精品示范段和示范点66个,集中整治系统巷道5900m,为矿井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的作业环境。


智能基因 安全背后的减法哲学

该公司井下标准化机电硐室


“皮带运输系统已切换至无人模式。”集控员李伟欣轻点鼠标,井下二水平主运输皮带随即按照指令精准启停。这一变化得益于机电团队对超长带式输送机+转弯装置进行的改造,不仅提升了运输效率,每年还可节省人力成本90万元。

该公司将智能“基因”深植矿井安全生产“血脉”。创新推广辅助运输智能调度系统,实现电机车UWB定位精度达厘米级,车辆运行状态实时可控;供电云平台实现秒级故障研判,大幅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23505智能化工作面记忆截割率稳定在43.4%,液压支架初撑力合格率达100%,智能化为安全生产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今,安全生产标准化已融入生产各个环节。巷道底鼓严控在毫米级,煤质发热量稳居5400大卡以上,双重预防机制实现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正如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凡在“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上的宣言:“我们要让每项标准都成为生命的‘守护线’!”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