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今年以来,董东煤业公司紧扣“强管理、控成本、提效率”主线,多措并举探寻降本增效“最优解”,全面提升矿井可持续发展能力。


巧施全员“节流术”

“现在开会,根据实际需求精准邀约相关部门,不仅节约了会场布置、资料印刷等成本,沟通效率也提高了。” 综合办公室主任仝海道出了精益管理的成效。

为严控非生产性支出,该公司严格执行《非生产性费用管理办法》,以规范“十项费用”为抓手,全面推行“零基预算”管理,重新评估各项非生产性费用的必要性,从源头上杜绝不合理开支。同时,落实“一事一策”审批制度,每项支出均需专项方案和多层级审核,确保依据充分、用途合理。

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十项费用”同比大幅下降64.28%。其中,招待费下降65.01%,车辆费下降39.35%,培训费下降88.59%。数据的背后,是该公司深化成本管控、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的生动实践。


勇破发展“困局网”

该公司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理论知识培训


“思伟,听说你申请调去华宇公司了?”

“是啊,那边岗位缺人,我的业务经验能派上用场,是个好机会。”

……

面对人员结构调整需求,该公司秉持“先挖渠、后放水”的思路,以“双向选择”机制破局,实现“减人不减效”。一方面,引导职工转变观念,通过内部分流、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等方式,稳步推进人力资源优化,用工总量同比减少407人,降幅达55%。另一方面,量身定制分类培训方案,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强化职工理论水平与实操技能提升。

“分流不是简单的‘减人’,而是以降本增效为导向的价值重塑,更是企业在转型调整期‘啃硬骨头’的担当。”人力资源部部长杨帅强调。


堵住浪费“隐形洞”

该公司对用电管理展开“拉网式”排查整治


为持续深化开源节流、降本增效,该公司以“低能耗生产、低成本办公、全方位零浪费”为目标,将节支降耗融入每个细节。

综合运行队动态优化“避峰填谷”用电策略,根据不同区域设备运行状况,合理调整用电周期,避免空转低效;综合服务中心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整治管道渗漏、空调门窗同开、长明灯、长流水等“跑冒滴漏”问题和隐患,同步建立“巡查建档——限期整改——考核挂钩”闭环管理机制。上半年,节电97.78万千瓦时,节水1605立方米。在点滴积累之间,全员节约意识已切实转化为看得见的效益增长。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