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以前在井下采掘工作面干活儿,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体力消耗特别大,真是苦不堪言。现在井下就跟装了空调似的,大家伙儿干起活儿来更得劲了!”西卓煤矿综采一队队长王刘刚的话,道出了矿井制冷降温带来的显著变化。

近年来,西卓煤矿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突破传统模式,创新应用余热综合利用井下降温系统,以科技之力优化作业环境,守护矿工健康,走出了一条节能低碳环保的余热利用创新路。

深部开采面临的高温挑战,让传统井下通风系统难以为继,围岩散热、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热量不断积聚,使井下作业环境异常艰苦。针对这一问题,该矿另辟蹊径,巧妙地以矿井回风为热交换能源,利用先进制冷机组技术,精准“捕捉”各类热量并高效转移,通过高温作业面与硐室周边的局部降温终端定向冷却空气,成功破解了“热害”难题。

该降温系统由地面制冷站、井下降温换冷硐室、采掘工作面空冷器末端系统三大模块构成。地面制冷站是降温系统的“心脏”,将制备好的2-7℃的冷冻水,通过3800m³/h流量的一次循环泵输送到井下降温硐室。井下降温硐室是“能量转换站”,3355kW功率的循环泵与6台单台换冷量2166kW的换冷器相互协作,完成高低压冷量交换,并将末端冷冻水降温至4-18℃后,送到采掘煤工作面空冷器,为作业人员精准输送冷风。为了确保系统高效运行,该矿在春秋季启动2台热泵机组,夏季增至4台,特殊酷暑天气开启5台,实现按需供冷,通过精准控制温度与调节压力,确保冷空气高效传递。

如今,井下采掘作业环境迎来巨大改善。曾经闷热难耐的地下空间,现在温度恒定在26℃左右,设备安全性能进一步增强,劳动工效也得到大幅提升。

作为国内首个实现冬季供暖与夏季井下降温一体化的余热综合利用项目,该矿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系统设计与运行。通过回收矿井回风余热、矿井水余热及空压机余热,实现冬季供暖;采用先进制冷技术,不断优化制冷机组运行参数,为矿区办公楼、联合建筑、食堂、职工公寓等主要行政公共建筑以及井下作业面集中供冷,废热综合利用率达92%,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该系统每年可节约费用967万元,实现了“节能环保”与“降本增效”的双赢。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