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我叫王建林,1934年出生于北京。因为连年战乱和家境苦难,11岁时我被卖给伪第四军河南“豫华社”,俗称“建国剧团”的一个戏班。戏班中的成员大都八到十二三岁,在过去吃人的旧社会,我们几十个年龄不满13岁的孩子每日辛苦练功学戏、登台表演唱戏,目的就是为了不再忍饥挨饿,有口饭吃可以活命。

部队大学校 接受红色教育

抗战胜利后,我们剧团被新四军收编,成为新四军十纵部队文工团,加入人民军队部队序列后,我们京剧团迸发了极高的政治热情,专门下部队为广大军民演出,被解放区军民称为“娃娃剧团”。从1946年划归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建制到1951年2月转业,我们六年途径苏北、河南、河北、山东、苏南、安徽、浙江,途程达2万里,演出四百五十多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重要宣传力量。我们团曾多次受到陈毅司令员和粟裕副司令等人接见,被陈毅司令员等赞誉为“文艺战线的尖兵、革命的宠儿、战士的朋友”。

在那个年代,没有学习的条件,部队为我们这群孩子配有专门的文化教员,教员给我们讲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经历,讲《十八勇士过乌江》《团的儿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朱德的扁担》,那时候的我们心想,朱总司令都能与战士们一道同甘共苦挑扁担,那样的作风在我们孩子的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就从那时起,我们的思想觉悟提高很快,我也有了共产主义政治觉悟。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一心向党靠拢

解放后,根据新中国建设需要,我们文工团集体转业,我积极响应国家经济建设号召,考进了上海市工农速成学校,心里想的更多的是建设好自己国家。在学习过程中,我拿出在剧团练功的那股狠劲,在一年半时间完成初高中三年学制文化课学习任务,1954年,我有幸参加全国高考,被北京矿业学院录取,成为北矿采煤系一名学生。1958年毕业填报分配志愿时,我的基本想法就是把学到的东西用到最紧缺的地方,多为国家作贡献。当时,北京附近的河北唐山、山西大同等地也有大型煤矿,而西北一些偏远地区缺乏技术人才,特别是铜川矿区处于渭北“黑腰带”上,是国家“一五”重点布局的煤炭生产基地,所以我选择了来陕西参加支援建设。

到达铜川矿务局后,我提出要到一线工作,随之被分配到第三矿井工作。在第三矿采煤一区采煤三班参加生产实习,我把自己当成小学生,和采煤工人同吃住、同劳动,跟工友们一起攉煤、打眼、放炮、支架、放顶,我把工友当师傅,工友把我当兄弟,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59年8月,经层层推荐,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多年追求的梦想。1982年9月,我又迎来了人生中新的考验,为了支援澄合新区建设,我再次背起行囊赶赴新的战场。在澄合的12年里,我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严律己志不移、永葆革命精神,先后担任了澄合生产处长、澄合总工程师、澄合局副局长职务,参与并负责二矿、董家河、权家河煤矿技改工程,参与澄合采煤工艺改造工作、渭北矿区承压开采试点工作,受到了省部级别有关领导的表扬肯定。

不忘党恩 奉献余热

离休25年来,我把关心下一代成长作为自己的第二战场,牵头组织离退休老干部撰写了《峥嵘岁月》《似火年华》《晚霞留辉》等系列篇章内容的红色故事,并前往矿区附近的企业单位、技工学校、中小学、乡村等地,宣讲革命故事和党的优良传统,播撒红色种子。

在矿区,我还和其他老同志牵头成立小区安全巡逻队和矛盾纠纷调解组,主动担任邻里矛盾调解员和小区巡逻员,义务开展家风家教宣传,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了把党的声音传播好,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我充分发挥自己唱戏的特长,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相关内容编写成朗朗上口的短句,用快板、顺口溜等形式进行宣讲,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我的一生都是在党的指引下成长起来的,感谢党培育了我,成就了我。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想对党说:我将永葆革命精神,一生跟党走,一生感党恩。(王建林口述  赵倩整理)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