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发布时间:2021-04-21     作者:     来源:安全监察部     【字体: 】     浏览次数: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MT 830-2008《煤矿用织物叠层阻燃输送带》和MT 914-2008《煤矿用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本标准以MT 914-2008为主,整合了MT 830-2008的内容,与MT 914-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1,MT 830-2008的1和MT 914-2008的1);

——修改了额定力的定义(见3.2,MT 830-2008的3.3和MT 914-2008的3.2);

——修改了织物叠层阻燃输送带的定义(见3.6,MT 830-2008的3.5);

——增加了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的定义(见3.7);

——增加了芳纶织物阻燃输送带的定义(见3.8);

——增加了产品分类(见4.1);

——修改了织物叠层阻燃输送带型号(见4.2.2,MT 830-2008的5);

——增加了芳纶织物阻燃输送带型号(见4.2.3);

——修改了长度要求(见4.3.2,MT 830-2008的6.3和MT 914-2008的4.2.2);

——增加了芳纶织物阻燃输送带的外观质量要求(见5.1);

——修改了织物叠层阻燃输送带覆盖层的厚度要求(见5.3,MT 830-2008的6.4);

——增加了芳纶织物阻燃输送带覆盖层的厚度要求(见5.3);

——增加了芳纶织物阻燃输送带直线度的要求(见5.4);

——增加了芳纶织物阻燃输送带拉伸强度的要求(见5.5.3);

——增加了输送带成槽性的考核要求(见5.8);

——修改了层间黏合强度的要求(见5.10,MT 830-2008的6.7);

——增加了芳纶织物阻燃输送带层间黏合强度的要求(见5.10);

——增加了芳纶织物阻燃输送带覆盖层物理机械性能的要求(见5.10);

——增加了接头动态耐久性强化要求(见5.15.3);

——修改了覆盖层厚度的试验方法(见6.4,MT 830-2008的7.3.2和MT 914-2008的6.4);

——增加了额定伸长率的试验方法(见6.7);

——增加了成槽性的试验方法(见6.8);

——增加了芳纶织物阻燃输送带黏合强度的试验方法(见6.10);

——增加了芳纶织物阻燃输送带覆盖层物理机械性能的试验方法(见6.11);

——修改了机械接头的试验方法(见6.16,MT 830-2008的7.7和MT 914-2008的6.12);

——增加了强化动态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见6.17.2);

——修改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表(见表12,MT830-2008的表10和MT 914-2008的表8);

——删除了附录A(见MT 914-2008的附录A);

——修改了拉伸强度的制样刀具的选择(见附录A1.1,MT 914-2008的附录B1.1);

——修改了表面电阻的试验方法(见附录D,MT 914-2008的附录E);

——修改了滚筒摩擦试验方法(见附录E,MT 914-2008的附录F);

——修改了喷灯燃烧试验灯具的选择(见附录F,MT 914-2008的附录G);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安徽中意胶带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双箭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宁顺集团有限公司、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奥伦胶带分公司、无锡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煤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安徽欧耐橡塑工业有限公司、山东晨光胶带有限公司、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有限公司、山东康迪泰克工程橡胶有限公司、安徽天地人塑胶有限公司、青岛橡六输送带有限公司、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鹤壁煤业运输带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盛润胶带有限公司、兖矿集团唐村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利平、袁开良、乔晋峰、沈会民、宋长江、吴建国、王巍、郑琪、叶家坤、李冰晶、操江、尚立照、王平、涂兴子、张墩、仝西朝、黄孝庭、李洪成、吕永幸、顾亚民、徐孙豪、荣文波、王林、苏青磊、王峰。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MT 830-2008和MT 914-2008。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MT 830-1999、MT 830-2008。

——MT 147-1987、MT 147-1992、MT 147-1995、MT 914-2002、MT 914-2008;

煤矿用织物芯阻燃输送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织物芯阻燃输送带(以下简称阻燃带)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型号和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用织物芯阻燃输送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38  工业用甲醇

GB/T 394.1  工业酒精

GB/T 528-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ISO 37 :2005,IDT)

GB/T 351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GB/T 3512-2014,ISO 188:2011,IDT)

GB/T 3690  织物芯输送带 全厚度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参考力伸长率 试验方法(GB/T 3690-2009,ISO 283:2007,IDT)

GB/T 5752  输送带 标志(GB/T 5752-2013,ISO 433:1991,MOD)

GB/T 6759-2013  输送带层间粘合强度试验方法(ISO 252:2007,IDT )

GB/T 7983  输送带 横向柔性(成槽性) 试验方法(GB/T 7983-2013,ISO 703 :2007,MOD)

GB/T 7984  普通用途织物芯输送带(GB/T 7984-2013,ISO 14890:2003,NEQ)

GB/T 9867  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辊筒式磨耗机法)(GB/T 9867-2008,ISO 4649:2002)

GB/T 12736  输送带 机械接头强度的测定 静态试验方法(GB/T 12736-2009,ISO 1120:2002,IDT)

GB/T 32331 织物芯输送带 带总厚度和各层厚度 试验方法(GB∕T 32331-2015,ISO 583:2007,IDT)

HG/T 3056  输送带贮存和搬运通则(HG/T 3056-2006,ISO 5285:2004,IDT)

MT/T 182  酒精喷灯燃烧器的结构与技术要求

MT/T 318  煤矿用阻燃输送带接头检验规范

MT/T 318.1-1997  煤矿用输送带 机械接头 技术条件

MT/T 319  煤矿输送带机械接头用带扣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阻燃性  fire-resistant properties

指输送带符合5.13要求的性能。

3.2

额定力  rated force

阻燃带整体纵向额定拉伸强度的10%乘以试样中部宽度值所得的力。

3.3

橡胶覆盖层 rubber  cover

阻燃带覆盖层中橡胶含量占橡胶和塑料总和的80%以上的覆盖层。

3.4

峰点 peak

记录曲线上斜率由正变负的位置。

3.5

完整曲线  whole  curve

从常规撕裂段第一峰点到最末峰点之间的曲线段。正常撕裂段是除去撕裂开始时可能有的峰值递增段的曲线其余部分。

3.6

织物叠层阻燃输送带  textile laminated fire retardant conveyor belt

以两层或两层以上帆布织物构成的阻燃输送带(简称叠层带)。

3.7

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  Solid woven fire retardant conveyor belt

以整体编织结构的带芯为抗拉体的阻燃输送带(简称整芯带)。

3.8

芳纶织物阻燃输送带  Aramid textile  fire retardant conveyor belt

以单层芳纶织物为抗拉体的阻燃输送带(简称芳纶带)。

15-煤矿用织物芯阻燃输送带.doc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