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标准是按照GB/T 1.1—2009规定的编写要求编写的。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天津市恒一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慧达澳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菲力克技术有限公司等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龙、李者、邹晓旭、李振新、张岩、李志福、马云龙、李仲强、胡继红、石亮、贺凯、常琳、潘雅楠、刘雅君、李冬、李让、张宇佳。
本标准首次发布。
矿用钢丝绳芯输送带探伤装置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用钢丝绳芯输送带探伤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产品型号、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露天煤矿、选煤厂、非煤矿山等工作场所用的矿用钢丝绳芯输送带探伤装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湿热(12 h+12 h
循环)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3836.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GB 3836.2 爆炸性环境 第2部分:由隔爆型“d”保护的设备
GB 3836.3 爆炸性环境 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GB 3836.4 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0111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GB/T 12173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GB/T 17150—1997 放射卫生防护监测规范 第1部分:工业X射线探伤
GBZ 117—2015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
AQ/T 1043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
MT/T 210—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
MT/T 668 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矿用钢丝绳芯输送带探伤装置 damage detection device of coal mine steel cord conveyor belt
具有检测矿用钢丝绳芯输送带内钢丝绳芯断裂、锈蚀、接头抽动等损伤的设备。
3.2
适应带速 range of belt speed
装置功能及性能满足本标准要求的钢丝绳芯输送带运行速度范围。
3.3
横向分辨力 longitudinal resolution
装置在垂直于钢丝绳芯输送带运行方向上能辨别钢丝绳芯断裂的最小距离。
3.4
纵向分辨力 axial resolution
装置在平行于钢丝绳芯输送带运行方向上能辨别钢丝绳芯断裂的最小距离。
3.5
可识别最小断裂 the minimum fracture that can be recognized
装置能正确识别的输送带钢丝绳芯断裂最小间隙。
3.6
断裂识别准确率 fracture recognition accuracy
装置能正确识别输送带钢丝绳芯断裂个数与总断裂个数之比。
3.7
接头抽动识别准确率 splice twitch recognition accuracy
装置能正确识别输送带钢丝绳芯接头抽动根数与总接头抽动根数之比。
3.8
接头抽动量分辨能力 splice twitch displacement resolution
装置能正确识别的单根输送带钢丝绳芯接头抽动后的接头长度减少量。
3.9
损伤定位误差 damage location error
装置测得输送带钢丝绳芯损伤位置与实际损伤位置的差值。
3.10
输送带钢丝绳芯损伤样本 the test sample of steel cord conveyor belt damage
具有已知断裂、锈蚀、接头抽动和接头搭接不规范等损伤及其数量、位置和接头硫化等级的钢丝绳芯输送带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