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发布时间:2021-04-19     作者:     来源:安全监察部     【字体: 】     浏览次数: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代替MT/T639-1996《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的测定方法》。本标准与MT/T639-1996相比,除编制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将标准适用范围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进行了扩展(见第1章,1996年版第1章);

b)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6年版第2章);

c)    对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术语进一步进行了解释(见第3章);

d)    将原标准测定原理修订为测定方法(见第4章,1996年版第3章);

e)    对图1进行了修改(见图1,1996年版图2);

f)     将测量室长度统一为1.0m(见5.1,1996年版4.1);

g)    对钻孔布置方式及钻孔长度进行了修改(钻孔长度由3.5m、5.5-6.5m统一改为8-10m),并修改了图2(见6.1和图2;1996年版5.1和图2);

h)    增加了石门及其它揭煤工作面预测及检验钻孔的布置要求(见5.1.3);

i)     增加了钻孔初始封孔位置要求(见6.2.3);

j)     增加了流量测定时的取值要求(见6.2.4);

k)    增加了工作面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指标取值要求(见6.3);

l)     重新设计了测定记录表(见附录A,1996年版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旭生、林府进、孙东玲、曹垚林、辛新平、陈久福、江万刚、张玉明、晁建伟、孙海涛、李日富。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MT/T 639-1996。


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的测定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的测定方法、仪表、工具及测定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和区域验证时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指标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T/T 839  石门揭穿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测定方法

MT/T 856  充气式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测定装置技术条件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  initial velocity of gas emission from boreholes

在煤层中按规定的技术要求施工钻孔至预定深度,在规定长度钻孔内两分钟内涌出的最大瓦斯流量。用符号q表示,其单位为L/min。

9-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的测定方法.doc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