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发布时间:2021-04-12     作者:     来源:安全监察部     【字体: 】     浏览次数: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要求编写。

本标准代替MT/T757—1997《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与MT/T757—1997相

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修改了工作环境条件的内容,把工作环境条件分为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条件、地面工作环境条件和存储温度三种,并分别进行了规定(见5.2,1997年版的4.1.1);

——在“一般要求”中增加了“系统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系统中设备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的条款(见5.1.1);

——修改了关于防爆的技术要求(见5.1.2,1997年版的4.2.1和4.2.2);

——增加了供电电源的技术要求(见5.3);

——修改了外观要求和结构要求(见5.5和5.6,1997年版的4.2.3~4.2.9);

——在系统组成中增加了监测主机、监控软件、抽气泵和取样过滤器等内容(见5.4,1997年版的

第3章);

——删除了“系统气体测定范围(体积浓度)与测定原理”条款(见1997年版的4.1.3);

——修改了“气体传感器或气体分析器”条款(见5.8,1997年版的4.3);

——修改了气体取样管路的技术要求(见5.9和5.12,1997年版的4.4);

——增加了抽气泵的技术条款(见5.10);

——修改了取样控制装置(见5.11,1997年版的4.5);

——删除了井下监测分站与信号传输装置、地面中心站的内容(见1997年版的4.6和4.7);

——增加了基本功能、系统容量、工作稳定性、电源波动适应能力、传输性能、气密性能技术内容(见5.7、5.13、5.15、5.16、5.17和5.18);

——增加了试验条件、试验气体试验的内容(见6.1、6.2);

——修改了分析仪器性能、系统工作稳定性、其他试验的试验方法(见6.4、6.5和6.15,1997年版

的5.3、5.4和5.11);

——增加了电源波动适应性、传输性能、系统气密性方法的内容(见6.6、6.7、6.8);

——修改了型式检验项目的内容(见7.2.3,1997年版的6.3.3);

——增加了运输、存储的内容(见8.3和8.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淄博祥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运涛、于斌、冯文彬、王立兵、葛学玮、孟凡龙、肖开泰、白念祥、唐辉、任杰、张军杰、孟祥宁、周睿、戴立辉、徐洋、王锋、马凯成。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MT/T 757—1997。


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束管取样测定矿井采空区、密闭区以及巷道空气中气体成分及浓度,并根据气体变化趋势而判断自然发火危险程度的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T 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d:自由跌落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

GB 3836.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GB 3836.2  爆炸性环境 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GB 3836.4  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10111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AQ/T 1043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

MT/T 558.1  煤矿井下用塑料管材  第1部分:聚乙烯管材

MT/T 772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MT/T 899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束管 tube bundle

用于抽取气样,进行自然发火危险程度分析的管路。

3.2

自然发火 spontaneous combustion

由于煤炭或其他易燃物质自身氧化蓄热,发生燃烧而引起的火灾。

3.3

光谱分析  spectral analysis

根据物质的光谱来鉴别物质及确定它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的方法。

3-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doc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