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追梦人。不怕艰险排除万难,战胜一切勇往直前。虽然追梦的路上荆棘丛生,但是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行……”一首《我们都是追梦人》,唱出了应急救援人的心声。他们心怀梦想、奋力追梦“橙色之光”。
“60”后追梦人
吴战青,1964年6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从事驾驶员工作。
“一代又一代澄合救护人传承老一辈指战员艰苦奋斗、敢打硬战、能打硬仗的优良作风,让一个基础设施简陋,技术装备落后,仅服务澄合两县矿井应急救援的队伍,发展成为集救护培训、地方消防服务为一体的矿山应急救援中心。指战员也由最初的26人发展为如今3个中队、5个科室、123人的专业化矿山救援队伍。”吴战青说到大队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31年来,他舍小家为大家,多少次在万家灯火团圆夜坚守岗位,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书写忠诚,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随着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的不断发展,大队以科技为支撑,推进应急管理装备能力现代化。引进了井下模拟训练系统、可视化救援系统、气体化验分析车、生命探测仪、大型防灭火装置、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云梯消防车等国内先进的救援设备。以前,这些我们想都不敢想啊!”吴战青激动地说着。
“70后”追梦人
陈立斌,1971年6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救护大队副大队长。
29年来,他身穿橙色战斗服,肩负守护矿山安全的使命。
2015年11月,晨起踏薄霜,陈立斌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带领14名指战员向陕北出发,组建消防中队,承担府谷新元清洁能源公司的消防救援和应急培训工作。
初到榆北,面对环境和水土不服等困难,陈立斌带领的小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十六字训词,在黄土高原上树立起澄合救援品牌。
7年间,他带领消防中队处理了煤场起火、锅炉房皮带起火、汽机房水淹事故、电石炉爆炸、皮带特大火灾等大大小小的事故20余起。他所带领的班组,被府谷新元清洁能源公司授予“优秀外委生产服务承包商”荣誉称号。
“80后”追梦人
宋明辉,1987年8月出生,现为救护大队东区中队技术员。
入队以来,他尽心尽力,履职履责,无论是日常训练、战备演练、应急处置,还是疫情防控,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困难,宋明辉和战友就冲锋在前、干在实处。2022年5月,宋明辉被授予“澄合工匠”荣誉称号。
2020年,陕西燎原煤矿“6·10”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后,救护大队闻警而动,赶赴现场。当时值班的他,第一时间请缨参与救援工作,带领队员克服巷道积水、瓦斯和煤尘浓度高、视线不清等重重困难,历经6天5夜,顺利完成了此次救援任务。
“90后”追梦人
刘柯,1993年11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2012年6月参加工作,现任救护大队战训科技术员。
寒来暑往,冬去春回,在日常训练中,刘柯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别人休息他钻研,别人训练他加量,尽管他的手上、脚上都长满了血泡,甚至曾晕倒在训练场上,但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既然要做救护队员,就要靠实力,就得吃苦,就得练。”
入队几年时间,刘柯无论从体能、理论还是到应知应会、安全技术操作均有了质的转变,训练成绩突飞猛进。凭着坚强的毅力和高超的技术,他在队伍中很快崭露锋芒,脱颖而出。2019年,在陕西省第一届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中,取得业务理论第一名,综合第七名的好成绩。2020年6月,在矿业公司举办的矿山救护工技术竞赛中,取得专职救护组第一名的好成绩,被矿业公司授予2020年度“技术状元”。2021年获得陕煤集团第八届“十佳青年安全岗员”荣誉称号。2021年10月,在陕煤集团第七届矿山救援暨第四届消防救援技术竞赛中,取得综合体能团体第二名、医疗急救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00后”追梦人
李伟,2002年4月出生,2022年5月加入救护大队。
刚入队不久,李伟主动申请加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队伍,不论白天还是夜晚,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
谈到为什么加入应急救援行列时,他自豪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梦想还是要有的。跟祖辈、父辈相比,新时代矿山救护舞台更大。我的梦想是时刻准备着,以实际行动践初心担使命,时刻守护矿山安全。”
有梦的人生才精彩,奋斗的样子最美丽。澄合矿山守护者一直行走在守护矿山安全、守护职工群众安居乐业的路上,向着他们的“橙色之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