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综采队见习技术员,两个月来熟悉了采煤专业大部分工序流程……”日前,在董东煤业公司大学生座谈会上,2022届见习大学生顾臣分享总结了近段时间的学习心得。
近年来,董东煤业公司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第一资源,将选人、育人、用人作为矿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根本性大事来抓,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奔涌计划”,构建起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链式梯队”。
深耕细作
厚植沃土“育好苗”
在副井提升绞车房,管艳梅正为徒弟石蕊讲述着提升机的维修难点,师傅教得仔细,徒弟学得认真,这样“一对一”精准“画像”已在矿区蔚成风气。
针对职工队伍技术底子薄、关键岗位人员紧缺等现状,该公司充分利用内部优势资源,将懂技术、有经验的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创新达人、草根专家请上讲台,现场讲技术、传经验,着力打造“精准课堂”“岗位培训”特色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复合工种、特殊工种、稀缺工种,推动人才队伍向技能型、复合型方向发展。
“我们积极探索实际、实用、实效的人才培训方式,目的就是加快人才培养从‘1’到‘1+1’‘1+N’的裂变,以满足矿井发展需求。”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杨帅表示,通过多形式精准培训,职工队伍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升,2022年,职工自主创新的《水泵自动启停控制装置》《溜煤嘴自动卸载装置》等发明改造应用于井下工作面,成为矿井永久升值的“无形资产”。
以赛促技
搭建平台“练良才”
“王博,你蒙眼辨别探头技术练得怎么样?”
“正在努力,要不比试一下?”
……
在监测监控办公室内,各班组掀起了一股练绝活、练技能的热潮,而这股热潮源自于“三小一练”劳动竞赛的全面开展。
为培养一支业务能力精、工作效率高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该公司充分落实“璞玉”计划,以岗位练兵为切入点,搭建施展才华、比学赶超平台,广泛开展技术比武、手指口述、“三小一练”、师徒同台竞技等活动,建立健全鼓励激励机制,引导全体职工学技术、练技能、当先进,营造“重业务、学技术、练本领、强素质”的浓厚氛围。
“技能比武活动中,涌现出‘叉车起瓶盖’党员标兵王磊,‘蒙眼识别设备螺丝’神手于红波,‘蒙眼识探头’高手王博等一批‘三绝’高手,带动了更多人在岗位中努力学习。”该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刘前说,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工加入技能人才行列,掀起了学业务、赛技术的练兵热潮。
慧眼识珠
精准施策“铺宽路”
“刘坤在参加轮值锻炼后,能力大幅提升,效果非常好。”该公司通风队党支部书记刘鹏欣慰地说到。
为实现青年人才队伍常备常新、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该公司按照专业、兴趣、特长,大力实施“蹲苗培养”人才计划,将新入职大学生和青年技能人才分配到重点岗位进行锤炼摔打、蹲苗壮骨,让他们在实践历练中当“主角”、挑“大梁”,建立有层次、有梯度、衔接合理的岗位序列,全面夯实人才队伍根基。在培训过程中,采取内部指定、双向选择等方式形成师徒组合,安排专业技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与青年职工结成师徒对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实现“1+1>2”的效应。
如今,已有2名优秀大学生走上了技术员、副队长岗位,多名“90后”大学生在管理岗位崭露头角,成为年轻化管理干部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