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矿山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对推动矿山行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意见》,推动公司安全高质量发展,近日,公司微信公众号开设“学习宣贯两办《意见》”访谈栏目,对公司安全生产部室和矿井单位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题报道,确保《意见》确定的各项任务措施在澄合落地生根。
问:《意见》特别强调,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强化矿山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那么,我们在推动科技项目研发应用方面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未来还有哪些新思路?
矿业公司科技部部长 许迎现
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矿业公司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为抓手,以推动“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转型为主线,健全“4321”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科研项目“精益型”全过程管控模式,推行科技创新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强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发挥科技创新在公司高质量发展中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接下来,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将全面坚持“安全、智慧、高效、绿色”的发展理念,建立和完善基层单位高效、务实和具有前瞻性的专职科技创新管理机构,不断强化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应用,深化难题难点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继续围绕智慧矿区建设、灾害高效治理、装备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发展和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重点,全力做好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推广应用,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不断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以科技创新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助推澄合全面加速发展。
董矿分公司副总经理 姚磊
董矿分公司作为渭北地区老矿井,开采40余年,系统战线长、环境复杂。针对矿井实际,近年来,我们转变思路,积极探索防治水源头预防、区域治理、井上下结合治理,打造水害治理标杆矿井;完成了采区主运输系统优化和“Ⅲ类高级智能化矿井”建设,推动矿井提产增效;推广应用机械化回撤、切顶卸压、边扩边安、支护优化、柔性网、钻装机组、单轨吊等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切实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如何突破现状、再创佳绩,我们仍感到任重而道远。一是健全“一个机制”,坚定全员常态长效抓科研创新的决心和信心;二是建好“一支队伍”,利用公司现有技术人才,拓展新思路、打造新引擎;三是打通“一条纽带”,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其技术、人才、资源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四是总结“一批成果”,推动科技成果在矿井转化和应用;五是找准“一条路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再创新成果、实现新提高。
山阳煤矿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肖俊
山阳煤矿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逐步推行和持续完善具有山阳特色的“1455”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坚持以人才、管理、科技、创新为驱动,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基层人才评价使用机制,让基层职工通过创新创造看到成长进步的“路线图”;建立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聚焦成果产出、创新质量、实际贡献等,制定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制度,落实各类人才待遇,让创新人才“名利双收”;以“创客园”为依托,将职工的优秀创新作品展示出来,并推举其参与年度“创客达人”“山阳匠人”评选活动;以科研项目落地落实为保障,注重与科研团队及相关院所联系,持续跟踪推进重点科研项目转化应用。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打造创新人才“精英工程”,充分调动各级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科技项目研发的积极性,为破解技术难题打造一支智囊团队,继续保持渭北复杂地质条件下智能化综采的良好态势,分步实施“16558”智慧化矿井建设模式,积极发挥“大师工作室”“创客达人”“山阳匠人”作用,争创具有山阳特色,能够起到保安全、促生产作用的革新性技术成果。
西卓煤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南晶晶
西卓煤矿在推动科技研发方面,树立了“一个中心抓重点,两项注重做保障,三分管理促成果”的创新工作思路,以打造安全智能的生产作业环境为中心,注重对标管理、科技人才培养,实施分级管理、分类管理、分阶段管理,切实将科技创新工作放在心头、落在实处,全力走稳走实新时代科技兴企的“赶考路”。
在未来科技创新工作中,我们将持续以科技引领为先导,以创新发展为着力点,不断完善创新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统筹推进科研项目的转化与推广,大力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示范应用,让科技成果切实转化为矿井发展的新动力,为西卓煤矿绿色安全高效开采、打造智能化矿山注入新活力。
合阳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周文凯
近年来,合阳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逐年增加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成立了智能化办公室、科技部两个技术攻坚部门,瞄准灾害治理的难点、技术攻关的弱点,特别是承压开采、水害防治、防灭火、顶板管理、提升运输等领域,不断加大研究探索和投入力度,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其中,矿井孤岛工作面的切顶泄压和围岩应力测定及巷道围岩技术加固方面的技术研究,为孤岛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了孤岛工作面高效开采;精准实施回转钻机定向化升级改造,单孔钻进突破300米,大大提高矿井水害治理的效率及精准度,解决了工作面快速掘进与超前探放水相互制约的技术瓶颈。
下一步,公司将围绕重大灾害预防与治理研究,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不断提高矿井灾害治理水平。继续做好“三软煤层”孤岛工作面矿压规律及回采巷围岩控制、“三软煤层”切顶卸压、快速掘进、远距离供电供液、复杂地质条件巷道支护优化等技术研究,提高煤炭生产技术含量,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工程质量、推动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百良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李魁
发展的前提在于安全,只有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才能筑牢安全堤坝。百良公司将以学习宣贯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为契机,围绕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瓶颈难题,坚持以科研攻关为突破,持续探索安全发展“新路径”。一是严格执行项目实施过程管理,认真履行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团队、落实科研投入、组织技术攻关、促进成果转化等主体责任;二是完善考核激励办法,对科研、技术攻关项目进度和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验收和考核,对转化科技成果突出的项目、个人进行奖励;三是持续深化全员岗位创新,坚持月度评审考核、年度表彰奖励,激发全员创新创造热情,促进职工在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四是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机制,依靠科技创新、岗位创新解决各类技术难题,降低职工劳动强度,进一步改善现场作业环境,为公司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