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发布时间:2024-03-29     作者:金红权     来源:百良公司     【字体: 】     浏览次数:

老同学们在群里忽然谈起了秦腔,有同学说,“我爸也是个老戏迷,我小的时候在东街老剧团看戏都是骑在肩膀上”,这样的场景,每每在公园广场看戏时,常常得见,不由得想起了许多往事来。

秦腔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成熟于秦。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最早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我的母亲喜欢听眉户戏。现代眉户在关中分东西两路。东路眉户盛行于华阴市和华县,民间流传有“同州的梆子合阳的线,二华的眉户天下传”的说法。西路的眉户最早盛行于眉县、户县,并以“眉户”得名。眉户以其曲调委婉动听,具有令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而得名。我最熟悉的是《梁秋燕》和《屠夫状元》。

我的姥爷喜欢看戏。每年一到过湾里会和符家会时,就会从老远的塔耳村来看戏,这时我的差事就是跟着姥爷看戏。去塔耳村有一条坡路,小时候每次走时都感觉很累。塔耳村以塔耳寺位于该村得名,塔耳寺原名“千福寺”,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寺内多宝塔是唐朝楚金禅师倡导修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以前愚钝,从来没有想过,曾经行走过的道路,也充满了故事。

姥爷逛会,主要是看戏。没有唱戏的人,可以说,这会失去灵魂。一到这会,你看,叫卖吆喝的小贩,五味俱全的美食热闹非凡。那些特色风味的小吃摊,让人眼花缭乱。凉皮、肉夹馍、麻花、油饼……有荤有素,甜咸酸辣,样样俱全。各色农具农用等商品汇集一堂。人群络绎不绝可以说是一大特色。戏台前,人人都身长了脖子,四下的矮墙上也爬满了人,《下河东》《斩红袍》等秦腔剧目轮番登场,观众赞不绝口,有人哼着戏词,别提有多么自豪了。

我看戏的戏龄很长,但我不是个戏迷,也没有天赋。同学说,“记得那时我村成立个剧团,请了个老师指导,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红生,有一中午吃饭时我妈站在门口大声喊我回家吃饭,喊了几声被那个指导老师听到了,就给我妈教了几句试试。”之后,阿姨就与秦腔结缘了。后来的地方名角,有几个都是阿姨的徒弟了。

我经常跟着姥爷看戏,但也真的没有听懂过。同学说,“以前娃娃时,谁会耐着性子看台上唱半天,又听不懂唱的什么意思。”我们看戏只不过是尽情地嬉闹罢了。我离开家乡几十年了,不管我走得多远,心底里时时会想起童年的趣事。一段秦腔,是我骨子里流淌的血液。这些长年的乡愁,都存留在我记忆深处了。现在,是真的怀念那旧时的光阴啊!

这时,脑海里又浮现出一个场景来:炎热的夏天,午后躺在四门大开的堂弄里,听着广播里的秦腔入眠,这也是一段幸福的往事呢。去年,我一个人在山谷沟壑时 ,远处传来一阵阵的秦腔声,像极了小时候的场景,我甚至会怀疑自己忽然之间竟睡着了。一段秦腔入耳,一会很清晰,一会又微弱地听不见了。不由得又想起老师课堂上讲的《荷塘月色》了,“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时光如白驹过隙,还能再回到从前的时光吗?思索间,我这仿佛又一次穿越了时空,回到了故乡。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