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近期,读了明代袁了凡先生所作的一篇家训《了凡四训》,这本书以其深入浅出的道理和丰富的人生智慧,被广大读者传颂不衰。《了凡四训》以“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为核心,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方面阐述了人生哲学和道德伦理。作者通过这四个方面的阐述,对自己的后代子孙,提出了教诲和嘱托,传达了人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及要时刻反省自己、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所以这是一本长辈写给后代子孙的人生教科书。

袁了凡的著作有二十几本,涉及了农业、历法、军事、音乐、几何、佛学等等诸多领域,影响最大的,就是这本《了凡四训》。他把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与命理、风水相融汇,变成一种操作性很强的生活哲学。他认为命运可以透过修行、持续不断地做好事来改变。也就是说,真正能改变命运的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自己的心念和行为。不仅蕴涵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体现中国人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书中说袁了凡年轻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算命的孔先生,孔先生在多年里给家人算命,无论大事小事都逐一应验,所以全家人都很信奉这位孔先生;后来孔先生就推算了一下,说袁了凡只能活到五十三岁,而且膝下无子。袁了凡听了这个话以后,就心如止水,觉得既然命运已经天注定了,那何必再努力什么呢?于是他就躺平了。到三十四岁那年,袁了凡到栖霞山去拜谒云谷禅师,和云谷禅师相对而坐三天三夜的对谈,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此他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不仅有了孩子,还活到了七十多岁。你会很吃惊,那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就在这次跟云谷禅师的见面中,袁了凡就去问他,说人的命运到底是不是天注定的。云谷禅师就说,每个人的命运,其实都是自己造作而成;而每个人的福报,也是自己努力追求而得。人的命运好坏离不开人的心,假如从心的层面上找寻,没有不感应的,求不求在于自身。不只是道德仁义想求就能求得,功名富贵其实也是如此,我们既可以向内追求道德仁义,同时也可以向外追求功名富贵,你要不断扩大和充实自我的德性,坚持不懈地做好事,而且是默默做好事,积累阴德,这些就是自己所造的福德;福德一旦越来越大,哪有你此生享受不到的道理。

随后,云谷禅师就又拿出一本功过簿,给了袁了凡,让他每天对自己的所做所思进行反省,把自己的好事坏事全部都记录下来,最后来对照逐一改过。在袁了凡活到六十九岁的时候,他给儿孙留下了一段话,说“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这一段话就是袁了凡改命的秘密,它提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命运。要想改变命运,先要改掉自身的一些坏的习气,清除内心的一些妄念,改正过去的种种不足,叫“善改过者,未尽其事,先明其理”。袁了凡认为欲要改过,一定要有三颗心,这样才能够明白道理。是哪三颗心呢?第一,羞耻之心;第二,敬畏之心;第三,发勇之心。作者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要不断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修正“从事上改”,“从理上改”,还有“从心上改”。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积极寻求改进,从而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

还有就是要有“积善”之心,通过“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教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这十个方法他主张的都是行善积德,在不计名利的心境下,去尽力地帮助别人,就像光一样地去照亮和温暖别人,同时跟人相处,待人要谦虚,从别人身上处处学习,永远积极阳光传递正能量,那么所有的福德,就会回应到自己的身上。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以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内在品质。同时通过学习《了凡四训》中蕴含的大智慧,我们可以更加重视家庭教育、亲情沟通以及家庭责任的承担,从而营造出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和谐以及推动社会进步。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