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阳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12369”安全管理模式,不断稳固预防管理、过程控制和应急保障三大支撑,坚持“依靠科技、源头治理、标本兼职”的思路,认真做好灾害超前探查和超前治理,“精准化”实施重大灾害治理,保持灾害治理能力大于生产能力,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石。
注浆加固 提升效率效益
该公司工作面煤层属“三软”属性,由于顶板软、不稳定、容易垮落、传力效果差,导致支架前方端面易发生冒顶,顶板冒顶后又会引起支架与围岩关系恶化,进一步导致煤壁片帮加剧,回采难度大。特别是该公司1505工作面回采期间,经常出现漏顶、支架倾斜的现象,从而导致工作面推进困难,给职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影响。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积极探索,从技术手段入手,与科研院所共同合作,针对‘三软’煤层特殊属性,分别在采煤工作面使用了三种不同材质的注浆材料,并从技术、经济、安全、效率、效益以及适用性等方面,对各种注浆材料的使用性进行总结分析,形成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成果性注浆加固体系理论,为采煤工作面的正常回采增加了一条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该公司总工程师周文凯说。
此外,该公司坚持每月组织开展顶板专项检查,积极推进顶板矿压观测工作,坚持正规循环作业,有效杜绝顶板事故发生。同时,充分发挥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平台等核心支撑作用,及时掌控生产环境的危险因素变化,进一步提升了矿井的防灾抗灾保障能力。
优化浆液 提高水害防治效果
该公司属水文地质复杂类矿井,所采5#煤底板高程均低于奥灰岩静止水位,属承压开采区域。
“我们一直高度重视矿井水害治理,工作上严格按照‘物探先行、双探跟进、电法测深、注浆加固、二次测深、钻探验证、系统保障’的工作思路,完善矿井水文在线监测系统,建立矿井突水监测预警系统,有效杜绝了各类水害涉险事故发生。”该公司防治水副总工程师李明强说。
为更有效的对底板K2、奥灰水进行超前治理,保障工作面的安全回采,该公司遵循“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矿井防治水原则,并根据井下直流电法勘探结果,对底板下富水异常区先进行疏水降压,再进行注浆加固。
“针对1506孤岛工作面承压开采,我们根据K2、奥灰含水层距离,合理调整粘土浆液比重,提高浆液凝结强度,提升底板抗灾能力,确保回采期间不受底板水害威胁。”该公司探放水队队长杨德栓介绍。
在1506工作面掘进过程中,1#出水点涌水量2. 0m3/h,2#出水点涌水量1. 5m3/h。该公司通过直流电法勘探富水异常区域底板钻探注浆加固改造项目进行研究,及时分析底板钻探数据,确定距K2、奥灰含水层距离,根据现场实际位置关系,调整底板钻孔粘土浆液比重,增加泥浆水泥含量比重,由原来的粘土泥浆重比1.1-1.2变为1.2-1.3,水泥比重增加到25%,提高浆液凝结强度,强化5#煤层底板K2含水层与奥灰岩溶含水层的隔水性,并根据井下电法复测勘探结果,对底板下富水异常区域使用纯水泥浆液注浆,使得工作面掘进期间底板出水点得到有效治理,底板注浆改造前注浆后无出水现象,保证了工作面安全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