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陕西省第三届矿山救援技能竞赛暨陕煤集团第八届矿山救援技能竞赛的帷幕缓缓落下,澄合救护大队斩获的荣誉奖杯和奖牌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每一个奖杯和奖牌背后,都是百余个日夜的汗水淬炼,是一群“橙光英雄”用青春与坚守书写的奋斗篇章。
科学练兵
训练场就是战场
“没有真功夫,我们拿什么守护生命?”这句叩问,成为备赛期间最坚定的信念。该队确立了“真、难、严、实”的训练方针,将竞赛标准与实战需求精准对接。该队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落实备赛方案,副大队长王威更是全程驻扎集训点,与队员们同吃同住同训练,随时解决训练难题。
在集训队的日程表里,从未有过“懈怠”的踪迹。晨曦中,队员们的身影已经出现在跑道上——3公里、5公里、10公里跑与负重3公里交替进行;烈日下,呼吸器操作、医疗急救、模拟实战等科目轮番上演;寂静的夜晚,业务理论考核接踵而至,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记录着每个人前进的足迹。
39℃的高温天,热浪滚滚。队员贾黎明在训练中突感中暑,他仅用湿毛巾简单降温后,便毅然重返训练场;王通腿部四次受伤,但他始终咬牙坚持,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成功完成了所有训练科目。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训练场上多流一滴汗,救援现场就多一分希望。
传承创新
经验与智慧的交融
“老带新”的优良传统在集训队中持续传承、焕发新生。曾参加省级竞赛的指战员权伟,如今化身教练员,他毫无保留地将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应急处置技巧及专业技术要领传授给队员们。针对呼吸器操作难点、模拟救灾战术配合等关键科目,他带领队员逐项拆解、反复操练,“手把手”纠正每个动作细节。指挥员刘柯将目光聚焦于“团队协作效能提升”,通过高强度对抗训练,不断锤炼团队的战术配合能力。每周的考核数据分析成为调整训练方向的“指南针”,真正让“锻长板、补短板”落到实处,带动团队救援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初心如磐
用坚守诠释使命
荣誉的底色,是永不褪色的责任担当。训练场上,罗淋元腿绑沙袋加练体能的身影,已成为一道激励人心的最美风景;李庆为了吃透新装备的性能,抱着图纸彻夜钻研的专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队友。
当“澄合救护大队”的队旗在赛场高高飘扬,沉甸甸的奖牌挂在胸前时,队员们深知,这份荣誉不仅属于个人,更属于整个团队,属于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保障人员,也属于矿山救援事业中“守护生命”的永恒初心。
“橙光所至,使命必达。奖牌是对训练成果的肯定,但真正的‘考场’永远在需要救援的矿山深处。”该队党总支书记、大队长殷书华的话语掷地有声。如今,载誉归来的救护大队已重整行装,将把训练场上锤炼的技能、凝聚的力量,转化为守护矿山安全的坚实屏障,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