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后勤服务是保障矿井有序运转、凝聚职工向心力的“大后方”。今年以来,王村斜井后勤服务队党支部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推动服务链路从“等需求上门”的被动响应转向“送服务上前”的主动赋能,为矿井安全稳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高效服务提效能  

图为党员服务队正在维修办公楼中央空调


该党支部紧扣资源再利用项目实际,带头践行“用紧日子过好日子”理念,以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推行材料管理“定额领用制”,依据实际需求精准核定领用额度,严格按标准发放;每月对库存进行全面盘点,并以此为依据科学核算采购量,清洁用具损耗率降低20%,从源头减少资源浪费。定期为老旧设备进行“体检”,制定设备维护清单,按周巡检、按月保养,及时消除隐患,有效降低污水处理设备、净化水设备的大修频次。成立修旧利废小组,系统整理废旧设备零件,利用下脚料自主制作管道垫片、窗帘挂钩等维修配件。上半年,修复组装饮水机、风扇等电器设备20余件,更换破损窗纱16个,维修窗帘12套,节约资金万余元。

坚持以“极限思维”降成本,将每一笔投入都精准导向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点,“能自主完成的绝不外包”已成为全体党员的行动准则。6月份,该矿职工食堂污水管道突发堵塞,党员突击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不顾地沟内的闷热与异味,俯身钻进狭窄空间排查故障,仅用10分钟就精准锁定堵塞点。随后,严格按照预设疏通方案协同作战,2小时成功清除管道接口处的堵塞物,用实干诠释了“精打细算”的管理智慧。


精准服务暖人心

精准对接职工需求,创新推行“党员带头+需求响应”服务模式,让职工感受家的温暖。设置“党员24小时值班服务热线”,严格执行“15分钟响应、4小时处置”标准。从淋浴头清洗到更衣箱开锁换新,党员带头接单处置,上半年解决各类维修问题27件。在职工浴室门口设立“党员爱心服务站”,整合矿服缝补、血压测量、热水供应等6项服务,配备休息椅与应急药箱,让升井职工随时获得便利服务。针对职工急难愁盼,党员服务队与区队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征集到浴池水温不稳定、工作服清洗不及时等8条意见,建立台账、闭环管理,确保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与此同时,为打造温馨洁净的生产生活环境,该党支部对5个环境卫生区和绿化责任区实行“党员认领制”。每日由党员带头,分组修剪绿化带、浇灌绿植,清扫矿区道路、办公楼楼道、宿舍浴池等公共区域卫生,确保矿区环境常洁常新。

从降本增效的精细管理到贴心服务的点滴举措,每一项行动都彰显着“服务至上”的初心,每一分节约都转化为提升职工幸福感的动力,为矿井安全稳定与长远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后勤力量”。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