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王村斜井以“过紧日子”思想倒逼管理革新,通过经费管控精细化、资源利用极致化、全员绩效精准化三措并举,全力推动降本增效取得实效。1—4月,节约成本100余万元。
拧紧经费管控“水龙头”
该公司多举措强化成本管控,实施“四维投资压降法”,贯穿“方案会审、多源比价、商务谈判、动态核验”各环节,同类项目横向比价,优选比价方案,与供应商磋商合理压降投资数额,避免预算外支出。截至4月底,优化重点工程4项,减少投资50余万元。实施“避峰填谷+设备优化”策略,建立智能调控模型,根据“早上、下午、前半夜、后半夜”动态调节电锅炉温度,关联“风量——电耗”减少设备负载,今年前四个月,节约电费14.5万元。严控“十项费用”支出,规范审批流程,推行办公用品线上集采、业务招待“定标准、定范围、定流程”的“三定”管理,4月份,费用同比降低4.32万元,降幅51%。
激活资源再生“新引擎”
以“过紧日子”思维激活内循环经济,推行“拆解维修——循环复用——价值再造”三级管控机制,建立物资领用科室、区队“双核查”制度,4个基层区队通过配件再生利用,累计创效20万元,资源循环利用率提升30%。运输区推行“精准维保循环增效”工作法,定期检测设备运行参数、磨损程度,精准定位故障,对拆卸下来的部件进行严格检测和性能评估,强化二次利用率,修理零部件及设备50余件,节约资金近5万元;通风区利用废旧角铁、钢筋,自制钢构栅栏,解决了30余道密闭栅栏老化问题,节约资金2万余元。“这样的栅栏既结实耐用,又能节约资金。‘紧日子’思想不仅潜移默化地将修旧利废转化为全队的行动自觉,更激发了全员参与经营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发挥了主人翁作用。”通风区党支部书记闫志豪说到。
撬动降本增效“新支点”
降本增效不仅要“省”,更要靠“实干”。该矿以绩效改革驱动全员降本增效,构建“岗位价值+劳动强度+技术含量”综合考核的差异化薪酬分配体系,将工资分配向一线岗位倾斜,向技术骨干倾斜,同岗位绩效差距超20%以上,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价值导向深入人心。以“三定”工作为抓手,持续规范劳动用工管理,严控地面及机关人员编制,持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自有队伍承接巷维工程,既节省了外委费用,又锻炼了“本土兵”。通过绩效杠杆的有力撬动,实现职工工作效率与作风“双提升”,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主动创效益”的良好格局。
经费管控“精准滴灌”、资源利用“点石成金”、绩效改革“靶向发力”,该矿以全要素、全流程、全员参与的经营管理体系,让“紧日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筑牢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