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董东煤业公司深入贯彻“四种经营理念”,在强管理、控成本、增效益上下功夫,持续深挖降本增效潜能,建立全员算账机制,让每个岗位成为“效益单元”,让“降本增效”从口号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药剂费省出“小金库”
矿井水处理站职工正在监测矿井水处理数据
该公司聚焦“算什么、如何算、算在哪儿”,构建“算账文化”,建立精细台账,形成人人参与经营管理的良好氛围。环保后勤部组织调研小组对材料消耗、非必要支出、可节约成本等进行“清算”,建立统一台账,做到心中有数;召开“算账”讨论会,针对调研材料消耗进行逐项论证,集体讨论。
“污水处理站承担着矿井水净化与循环利用的重任,为达到理想处理效果,我们一直是按照固定比例投放药剂。”环保后勤部部长边志国介绍说,“随着矿井水产生量大幅减少,我们调整了药剂投放方案。水质较好时,适当减少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的用量;水质较差时,依据情况增加药剂投放,在满足矿井水处理标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药剂消耗。”
经过优化调整后,聚丙烯酰胺每次可节省约1.5吨,聚合氯化铝每月可节省4吨,全年可节省20.8万余元。
修旧利废玩出“新花样”
设备零件坏了就换新?机电队的师傅们可不这么干!他们把换下来的零件当“宝贝”,在废旧材料中甄别可用零件,锈迹斑斑的轴承擦一擦、磨损的齿轮补一补,很多零件就“复活”上岗了。
走进库房,“旧件重生”已成为常态,省下来的材料钱让大伙儿直感叹:“会过日子的人,连螺丝钉都能拧出效益来!”
为实现废物再利用,机电队在罐笼检修期间,将更换下来的废旧滚轮罐耳进行拆解、修复,重新组装成新的滚轮罐耳。经过检测和调试,这些“新生”滚轮罐耳性能达到使用标准,节约更换费用约5万余元。
“降本增效不是一时行动,需要长期坚持。” 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雷慧君表示,“通过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我们不仅降低了成本,更培养了职工的创新意识和主人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