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喂,老王,听说你的瓜蒌耔回来了,给我留上10来斤,好让我们也尝尝。”

“能行,你消息还灵通的很。就是刚邮回来,不过你早早来,想多余拿些说不定还有,迟了就没有了。”这几天,刘家沟村的瓜蒌园承包人,王育他们一家人正忙着对加工好的成品瓜蒌耔进行分配和包装,让大家在第一时间吃上可口美味的瓜蒌耔。这不,消息灵通的已经开始打电话抢着预定,生怕买不到。

天公不作美,但效益依然喜人

“去年是前期有些旱,后期可又涝了,对瓜蒌的生长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起码少收成万斤籽。但这是天灾,谁都也不能改变这一事实,好在咱日常管理到位,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王育在盘算去年实际利润的时候说到。

在完成生瓜蒌籽的采摘晾晒后,百亩收获2.1万斤瓜蒌耔已是喜获丰收。可就在即将销售的关键环节,我省疫情形势的严峻致使销售工作停滞,厂家不能过来收货,物流停运。这次疫情的突袭,造成的影响使王育情绪有些低落。

“哎,我不是担心瓜籽卖不了,主要是想着把瓜籽早早一卖,尽快给在咱瓜蒌园务工的村民把工资清完,不拖欠大家的工资。”王育有些着急的诉说着自己的真实想法。

关注疫情变化成了这一时间的主要事务。随着疫情形势的缓解,当西安逐步开始解封,王育立即与厂家联系销售事宜,却不想“屋漏偏逢连阴雨”,因疫情影响,错过了最佳的销售时机,23元一斤的价格,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已近降到19元一斤,同时价格还要根据瓜籽的千粒重再调整,确定做种价格。

“价格降了也能卖,我算过了,瓜籽能卖40万左右,前期咱瓜蒌皮还卖了12万多,除去投入成本,利润基本上就是26万左右,这就好得很了。”虽然利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王育认为,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有这样的收益已经不错了。


同样是务工,但我们就在家门口

“受天气影响,瓜蒌园的收入少了,但我们在瓜蒌园的务工工资,一分都没少,反而比前年挣的还多。”拿到在瓜蒌园务工工资的脱贫户王开升高兴的说到。

产业帮扶,是让更多困难群众走出贫困的的主要方式。澄合矿业公司帮扶项目选择建设瓜蒌园,主要想把瓜蒌发展成刘家沟村特色产业同时解决部分困难群众的务工问题,让村民在自己家门口务工,既不耽误自家的农活,还增加了收入。

“瓜蒌园的活都是忙开了,叫了才去,干的都是种地的老本行,技术要求不高,要不然咱这年龄大的农民还干不了。”在瓜蒌园务工的村民刘青海讲到。

目前,在瓜蒌园参与务工的村民达30余户,其中既有脱贫户,也有一般村民。去年,澄合矿业公司提前了解瓜蒌市场行情,得知瓜蒌皮价格持续走高,且市场需求较大,在充分了解具体情况后,与承包人王育对接后,采取瓜蒌皮和瓜蒌籽分开采摘的方式,仅瓜蒌皮就增收12万元。

“去年新的采摘方式,虽然多了一道采摘程序,增加了人工成本,但效益很可观,让在咱瓜蒌园务工的村民比往年能增收1500元左右。”虽然去年利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在人工工资支出增加,王育在收到瓜蒌籽销售款的第一时间,给所有在瓜蒌园务工的村民发放了工资。


去年有点累,但我的决心不变

王三成,周边村村民,在得知澄合矿业公司为刘家沟村引进的瓜蒌产业,收益可观后,多方打听,找到澄合驻村工作队,询问瓜蒌种植情况。在了解到实际投入不大,便于管理,销售有保障的情况下,自己当即种植30亩瓜蒌。

“咱们澄合建的瓜蒌园对我触动很大,主要是当年就能见效,不比种其他果树,基本三年后才有收益,而且三年后还不知道市场是个啥行情。”王三成介绍着他选择种植瓜蒌的原因。

“30亩地,就我们家三口人从种到收,没有花钱雇人。就是在收获的那几天能累些,但平均每亩地能收入3500元,还是很欣慰的。”王三成高兴的讲到。

“虽然去年能收入26万左右,但2022年,两期瓜蒌园将同时进入高产期,我相信在今年持续向好的市场前景下,欠下的损失一定能够弥补回来。”最后,王育坚定的说到。

种植效益稳定、村民大幅收益、带动效应明显,这是目前百亩瓜蒌园建成后最明显的三个成效,去年虽然到受秋淋天气的影响,但村民们继续把瓜蒌园管好、做强的信心不减。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