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历程,十年艰辛。驻足回眸,百良公司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一次次奋战突围,围绕建设“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现代化矿井目标,加压奋进、突破自我,蹚出了一条深入推进智能矿井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回首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百良公司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高起点、全方位加快矿井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随着TDS智能干选及充填系统、自动化排水系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智能化信息中心等一个个智能项目以及30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落地,百良公司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以智保安
“在调度指挥中心大屏上,集中显示着19个子画面,可以实现画面快速切换,主井、斜井、通风、排水、供电、工作面采煤等各生产系统运转情况一目了然。‘一张大屏’有效解决了视频碎片化看不全的问题,结合视频监控技术,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自动发出报警信号,真正实现以智保安。”该公司调度室负责人于良炜说。
该公司调度信息中心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工业环网等技术手段,集成智能分析平台,清晰掌握矿井上下应急广播、安全监测、人员定位、视频监控等系统实时运行情况,由22台电脑控制的子系统根据各类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从矿井整体角度进行智能分析、预警,生成可视化管理“一张大屏”,集中展示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状态,将安全管理带入一个互联互通、智慧监管的新时代。
以智提质
“智能矿山建设的意义,就是要通过智能数字化装备取代繁琐的人工操作,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2020年,我们装配完成的TDS智能干选及充填系统,实现了矸石分选充填、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功能,减少操作人员9人,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约200余万元。”该公司副总经理金涛颇有感触地谈起智能矿山建设带来的改变。
以往提起煤矿,人们就会想起大风一吹,煤尘飞扬,转一圈一身黑的情景。如今,走进矿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和谐共生的田园风光,这都源于该公司积极探索、超前预想,将原煤通过全封闭式栈桥皮带分运至各煤仓。2020年8月,该公司又建成使用TDS智能干选及充填系统,在井下实现了煤矸分离,每年可就地消化矸石13万吨,多提升原煤12万吨,年收益高达1720万元。
以智赋绿
TDS智能干选及充填系统不仅大幅提升了矿井生产效率,还成功实现了矸石不升井目标,打通了矿山生态建设“最后一公里”,推动企业走上安全高效、智能环保、绿色发展的快车道。
与此同时,该公司投入2160万元建成处理规模650m3/h的污水处理站,通过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处理工艺,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消防洒水及绿化冲洗用水水质标准;将运煤栈桥全线封闭,胶带输送机沿线安装喷雾洒水和除尘装置,转载点安装封闭罩,实施封闭控尘。通过引进智能环保设备,实现了“产煤不见煤”的效果,该公司于2021年5月份荣获“陕西省节水企业”称号。
十年是蜕变,更是新的起点。百良公司将不断推进智能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绿色发展深度融合,聚“智”求“变”,让“智慧”的力量深入矿区每个角落、影响每个家庭、惠及每名职工,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