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我有三个姐姐,四个妹妹。1947年7月,我刚好20岁。那一年,部队路过我的家乡山东招远县,需要补充兵员。我的父亲因为只有我一个儿子,坚决不同意我当兵。但当我听完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动员后,我为党的事业深深感动,不顾家人的反对,偷偷地跟着部队上了前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

参战初期,我在胶东新七师二十团炮连当兵,不久编入第十三纵队三十九师一一八团炮连,任班长。我所在的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后与华野合并,改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

1948年春,在参加解放潍坊的战斗中,我所在的一一八团的任务是把守通往潍坊的交通要道,阻击青岛方面敌军增援部队。在十多天的战斗中,我们日夜坚守在阵地上,经过多次激烈交战,歼灭了大量敌军,截断了敌人增援之路,为兄弟部队顺利解放潍坊奠定了基础。

1948年9月16至24日,华东野战军发动济南战役。战士们高举“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旗帜攻入济南城。济南是国民党在山东地区的战略要地,由第二绥靖区的十一万余人防守。9月16日晚,我军对济南守敌发起攻击。当时,我在炮连当炮手,进攻目标是济南飞机场。战斗打响后,我们炮兵连大显身手。那时我们用的迫击炮,在战斗中就是重武器。我们以密集的炮火轰击敌人,部队很快占领了飞机场。这时,济南敌军长吴焕文,看到机场已被解放军占领,济南失守已成定局,选择了弃暗投明,率领一个军起义。经过八天八夜连续战斗,到24日全部歼灭济南守敌,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济南顺利解放。从此,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由于我在战斗中吃苦耐劳,作战勇敢,射击准确,荣立四次战功,并被党组织批准光荣入党。

1948年11月,我参加了淮海战役。战役的第一阶段自11月6日开始。我军集中兵力用了半个月时间歼灭了黄伯韬兵团,解放了碾庄以东陇海路两侧及徐州西、北广大地区。11月23日起进入第二阶段,我军全歼黄维兵因,生俘兵团司令黄维、副司令吴绍周。期间,我们九十三师二七八团迅速插入徐州以南敌军后方。当时,最大的困难是战争激烈,经常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也没有休整时间。在这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战士们仍是精神抖擞,勇敢地同敌人拼搏。最终,经过三个阶段的激烈战斗,历时六十五天的淮海战役大获全胜,共歼敌五十五万五千人,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

淮海战役胜利后,部队继续向南进军。过淮河时,老天爷帮了一个大忙——能够徒步涉水。过去,没有人知道淮河是能够徒涉的,而那一次,河水刚涨起来就落了下去,使我们得以顺利过河。可是过了淮河,形势变得相当严峻。我们要不断地和敌人交战,还要和疾病斗争,困难可想而知。由于水土不服、南方蚊子多等原因,部队一过淮河,很多战士开始拉肚子,特别是被蚊子叮咬后,不少人出现发烧发冷,患上了“虐疾”。就在这样的困难环境中,我们仍取得了横渡长江的胜利。渡江战役后,我们接着又投入了京沪杭战役,解放上海,进军福建,最终解放了厦门以及附近大大小小的岛屿。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又加入志愿军行列,被编入炮兵十四团三营,于1950年12月抵达朝鲜前线,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956年,根据党的安排,我转业到澄合矿务局,为国家能源事业继续奋斗。在这十年的军旅生涯中,我荣立三等功三次、四等功三次,获奖章1枚,这些荣誉伴随着我的一生,是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源泉。(郭永信口述  薛双娟 韩斌 整理)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