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堂前相嬉戏
而今已觉身影长
青砖绿瓦草木盛
不见当时小兄妹
——题记
曾记得家中的院子宽阔,年年种着各类果蔬,供我们的一日三餐,右侧有一排窑洞,就像我们的秘密基地,我们藏在其中的柜子,箱子,床下,躲猫猫。而奶奶永远在忙着些什么,怕我们没吃好,怕我们没有新布鞋穿,在院子里永远能看到她忙忙碌碌的身影。
夏天的蝉鸣,久到像时间停止的午后,还有墙壁上嘀嗒作响的挂钟,这些意象汇集起来,便是我和哥哥的童年。
小时候多好啊,如今看来,普普通通的院子在当时的我们眼里却是一个乐园,就像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样,我们也能在自己的院子里捉蛐蛐看蚂蚁,这些在成年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的事情,却在小孩子眼里有着无穷无尽的乐趣,大人们总不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无意义的事,但是这便是孩子们特有的无忧无虑,孩子的眼睛里,世界是色彩斑斓的,而大人们也早也忘记,自己也曾是是个小孩子。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忘记那种纯粹而快乐回忆了。
人们说从前的日子总是很难,那时候的车马,邮件都慢,同行也极其不方便,信息交流更是堵塞,对外界获取信息的方式就是家里的小彩电和爷爷的收音机,尽管生活有种种的不便,但相比于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有没有人注意到,那时的人们,对生活更多一分细心,更放慢脚步去照顾生活。家长不会为了图一时轻松,把手机丢给孩子们只为那片刻安静,小孩子也没有手机的羁绊,放开脚步去嬉闹,在院子里探索,而在我的观念里,充分的和大自然接触,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回忆的童年。
我和哥哥们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一点一点长高,童年的院子却一点一点变得破旧,起先是每日在院子起居,后来成了只能暑假回来,再到后来也只能回来小住几日,如今已变成回来只坐几个小时,我们长大了,就像窝里的小鸟丰满了羽翼,飞出了自己的巢穴,看见更宽广的天地,见识了父辈们没有见过的世界,但再回来,立身于陪伴我几多春秋的老院子,只觉得像褪去了浑身负重的装备,身体也变得轻松,不再有在外拼搏之余的劳累,有的只是心旷神怡的自在。
很多人的记忆深处,都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老院子,那个院子承载了一辈又一辈的回忆,在生活的忙碌之余,或在身体疲惫不堪时,不妨回首望一望,那个心中的老院子像灯塔一样,平息我们心中的焦躁,回到最初怀揣梦想离家而去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