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月亮爬上枝头,映入窗帘。一时兴起,便独自在老家庭院里闲坐了起来,享受着这静谧的夜色。月光之下,黄土地经过月色洗礼,显得晶莹无比。微风袭来,夹带着淡淡泥土味,似有似无,沁人心脾。国庆节的晚上,我思绪万千,想着我们“业已休息”的国土,浸润了无数先辈们的心血与汗水,思量着那浓浓的爱国情和那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民族魂……
秋夜凉凉中忽然间想起早上一幕,透过艳丽的晨曦,我看见街道两侧国旗飘飘,迎风招展,说不出的那个美。
历朝历代,无数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我们从小到大都听到太多太多的故事,他们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前赴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令人好生敬仰。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岁月承载了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72年的共和国奋斗史,更有浓厚的爱国情怀杂糅其中。72年间,一代代中华儿女在历史长河的深处奋力搏击,在追梦道路上劈波斩浪,在时代潮流中埋头苦干,放飞红色梦想,描绘宏伟蓝图。
尽管黑夜笼罩,但我清晰看到了爱国最美的模样、最深的诠释、最动人的注脚。他们人人都像鲁迅先生笔下描述的脊梁:“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以坚强的意志品格,凝聚民族力量,涤荡前行障碍,练就过硬本领,投身治国伟业,引领时代风潮。
他们是上帝的“宠儿”,虽与世长辞,但却名垂青史,为后人所尊崇。
随着秋夜微风荡漾,我脑海里还蹦出来许多其他的画面:学校里不断的朗朗读书声,单位同事们热情专注的眼神,一个个黢黑但依旧不断上井下井的煤矿工人,还有孟晚舟回国,众人接机,亿万人民关注;抗美援朝纪实电影《长津湖》打破一个又一个影史记录等等。我想这些也是爱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爱国不是空的,不是假的,不是用口号喊出来的,爱国就是我们每个人立足于时代洪流中,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各人在自己的地位上,尽自己的力,则若干时期之后,自能达到救国的目的了。”他那时所说的救国,化作今天,便是热烈的爱国。
试想,我们每个人今天都做一点努力,那必会化为涓滴细流,与亿万同胞之努力汇聚一处,最终形成汪洋大海!
又试想,每一个煤矿工人就像一颗颗固守岗位的螺丝钉,虽然很普通,但中国需要我们,56个民族需要我们,我们只要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就是爱国!
夜还是那样静,那样美,和寻常并无二致,而我的心潮早已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