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矿分公司:精准发力 全方位挖掘降本增效潜能

本期访谈嘉宾:董矿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凡,物资供应中心主任张飞。

 

记者:当前煤炭行业正面临成本高企、价格下行的严峻挑战,董矿分公司是如何将“四种经营理念”转化为具体可落地的实践举措,从而实现闲置资产盘活、资金效能提升和生产效益增长的?

张凡:董矿分公司从成本、效益、协作与生产布局四个维度精准发力,全方位挖掘降本增效潜能。

“紧日子”激活闲置资源。在物资管理上,建立“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定期开展闲置物资“地毯式”盘点,29类价值712.16万元的闲置资产经鉴定后“活化重生”,并通过内部调剂重新“上岗”。

“巧办法”提升资金效能。坚持“投资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项目管理实行“全链条管控”,从立项、设计优化、预算评审、招投标到结算,12个环节环环相扣,全年节约投资635.25万元。电费管控念好“峰谷经”,果断淘汰高耗能设备,大力推行“错峰生产”,全年节约电费48.48万元。

“话语权”凝聚发展合力。搭建内部协作“快车道”,推动1.25亿元内部协作资金在兄弟单位间高效流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力攻克灾害治理等18项“卡脖子”难题,以高效优质的服务赢得合作方的赞誉。同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超前研究地质,优化工作面设计,严控矸石混入,使优质煤成为闯荡市场的“金字招牌”,在低迷行情中站稳脚跟。

促营销抓生产,实现“高效益”。提前五年编制采掘接续计划,优化四采区地面区域治理等工程,既破解了灾害治理滞后难题,又为高产高效扫清障碍;在工艺创新上,推广“边扩边安”等新技术,减少切眼扩刷和周转材料消耗,节省费用200余万元,让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实现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记者:当前物资管理工作正朝着精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四种经营理念”的落地实践对提升管理质效具有重要意义。董矿分公司是如何让“四种经营理念”更好融入物资管理链条和日常工作细节的?

张飞:我们以成本管控为中心,聚焦物资采购、现场回收、资产盘活三大领域,以“严比价、强回收、盘存量、优维修”为抓手,推动“四种经营理念”在物资管理链条落地见效。在物资采购环节,严格执行“货比三家”制度,通过市场调研、多方比价、价格谈判等措施,全年累计完成70笔比价采购业务,实现自采物资价格平均下调16.89%,节约采购资金152.43万元;在物资回收方面,大力开展职工井下“四随”活动,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回收的积极性,全年累计回收各类材料3239件,回收价值59.91万元;在资产盘活领域,对矿内闲置大型物资、配件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共梳理出29类闲置资产,总价值712.16万元,并上报物资供销分公司进行闲置资产调剂和置换,最大限度释放资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