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吹麦浪又一年
〇孔静
六月的热风像是浓烈的烧酒,经过一夜的吹拂,那些醉醺醺的宛若处子的麦子伫立天地,一夜之间说熟就熟了。大片大片的麦子都在夏天白晃晃的烈日下摇晃着。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吟罢白居易的《观刈麦》,小时候收麦子的记忆也浮上我的心头。
我的小学是在姥姥的家乡上的,那是澄县周边一个叫柳池的小村。那个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农村依然要为口粮而拼搏。麦收时节,学校要放半个月的忙假,我们要帮着家里的大人收麦子。
那几天,阳光格外炽烈,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树上的蝉鸣声此起彼伏,像是在为这酷热的天气助威,偶尔吹来的一丝风,也带着热气,让人感到更加闷热难耐。天空湛蓝如洗,没有一丝云彩的遮挡,阳光直射下来,像是千万支金箭刺向麦田。麦田里,金黄的麦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在波涛汹涌。空气中弥漫着麦子的香气,人们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握住麦秆,挥舞着胳膊,仿若训练有素的士兵,有条不紊地重复这一个动作。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创造出了这片丰收的景象。这是儿时的记忆,也是祖辈们辛勤耕作的画面,它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永恒的印记。
风吹麦浪又一年,当夏日的阳光再次洒满大地,金色的麦浪依旧翻滚,但收割的场景却已截然不同。轰鸣的机器代替了手工镰刀,高效的收割机穿梭在田间地头,犹如一支支雄壮的军队,气势磅礴,威武不凡。它们轰鸣着,犹如战鼓擂动,宣告着丰收的到来。
机器的刀片飞速旋转,所到之处,麦秆应声而倒,麦穗被精准地割下,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被温柔地收取。麦粒从机器中倾泻而出,如同金色的瀑布,流淌在收割机的尾部,汇聚成丰收的海洋。
收割机的轰鸣声在田野上回荡,与远处的鸟鸣和近处的虫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独特的交响乐。这是时代的旋律,是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歌。
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时代的变迁。从手工到机械,从辛苦到轻松,每一步的发展都凝聚着祖国的智慧和力量。我们的祖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她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我们赞美这片土地,因为她孕育了我们的生命;我们赞美这个时代,因为她给予了我们更好的生活!(王村煤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