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长忆处,薪火照千秋

〇黄超

 

八十年前的烽火硝烟早已散尽,可每当翻开泛黄的历史长卷,那些用热血与生命书写的篇章,依然滚烫如初。站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节点回望,山河大地无声诉说着那段悲壮而伟大的岁月,历史的回响在岁月深处激荡,化作永恒的精神火炬,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

还清楚记得,多年前去南京二姥爷家走亲,他带着我们一群小辈们在南京游玩,最后漫步进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肃穆的氛围裹挟着沉重的历史扑面而来。一排排遇难者的照片、一件件带血的遗物,无声控诉着侵略者的暴行。万人坑的累累白骨,是那段黑暗历史最惨痛的见证,刺痛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这些遗迹,是凝固的历史,更是民族精神的丰碑,时刻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

抗战的胜利,是无数中华儿女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奇迹。淞沪会战中,电影《八佰》更是看了不下五次:193710月,当时淞沪会战已近尾声,中国军队主力西撤,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奉命率一个加强营留守四行仓库,以掩饰撤退并展示抗战决心,八百壮士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的疯狂进攻,在四行仓库的残垣断壁上,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在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中,日军试图通过占领台儿庄打通津浦铁路,从而连接华北与华中战场,进而围攻徐州,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歼敌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在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更是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让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抗战胜利8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满目疮痍到繁荣昌盛,从任人宰割到屹立东方,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今,我们的国家经济蓬勃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抗战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宝贵财富。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无数扶贫干部扎根基层,带领群众摆脱贫困;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医护人员逆行出征,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在科技创新领域,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这些都是新时代的“抗战精神”,是爱国主义在当代的生动体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回望抗战历史,不仅是为了铭记苦难,更是为了汲取奋进的力量,岁月长河奔涌向前,抗战精神永不磨灭。它如同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如同一面旗帜,引领我们战胜一切困难。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在中华大地上高高飘扬,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拼搏奋斗,续写中华民族新的辉煌!(电力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