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比脚更长的路

〇张捷芸

 

我清晰记得,2020317日,我买了一张叫“写作”的门票,来到了山阳煤矿公司。以前还从未想过,写作将会成为我的工作和爱好,当我真正开始接触学习写作时,才发现这并不是一件易事。如何挖掘和撰写好稿件?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通讯员?经过这几年的学习历练,我认为要从以下四方面同时发力。

一是要增强“脚力”,从行动开始。陆游说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要了解基层工作最真实的一面,就需要带着思考和问题走下去、扎下去,用我们的敏锐性、读者的关注点洞察真相,从纷繁复杂的事件中挖掘出最具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才能贴得近、访得深、评得准。在撰写《拼命老杨的井下“长征路”》时,我历经了5次拒绝、5次采访、6次修改、2次重新配图,让我深刻体会到写好一篇稿件如同“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艰辛,但更让我认识到想要写出有深度的报道,脚上的苦功夫必须下足。

二是要增强“眼力”,从热点开始。常言道:“生活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作为新闻宣传工作者,同样需要练就出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在练就“眼力”过程中,一是要了解当前主流媒体的新需求、新要求、明晰行业内重要新闻的报道点热点、抓紧抓牢新闻宣传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公司的发展热点焦点及其发展变迁,就是我们报道的重点;二是要发现和捕捉职工工作中的闪光点,这也是我们宣传的“热点”“焦点”,通过形象鲜明、生动具体、朴实感人的文字进行记叙描写,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在日常参加的各类会议、同工友同事的日常交流中、在矿区来回的路途奔波中,我都会随时关注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举措、技术创新、降本增效、民生工程等各项工作的成效,也时刻留心职工生活中的“小事”,时刻保持自己对新闻的敏感性。

三是要增强“脑力”,从故事开始。新闻宣传工作者不仅应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还要有思想、有情感、有担当,善于观察和思考,善于挖掘细节,才能写出好新闻。记得有一年大年初一,公司领导到各个岗位慰问过程中,我看到有父子、有夫妻一起坚守岗位跨年的事迹。于是,我走近他们,了解到一位妻子因为爱情选择陪丈夫一起在岗守夜的故事、一位90后为更好地让父母安心和放心,毕业后选择与父亲一起工作的故事。就这样,这些温暖有爱、正能量满满的故事通过我的文字和照片被多家媒体刊发。

四是要增强“笔力”,从人物开始。要写一篇好的稿件,找主题、找素材、列框架、打初稿、再修改等环节必不可少。为提升自己的文笔,我决定从写好一篇人物通讯开始,因为想要用文字刻画好一个人物最难,也最锻炼写作能力。记得当时为了撰写技术能手宋金辉,从前期的采访,细节的挖掘、初稿的形成,到后期定稿的完善与补充,整个过程虽然经历了10遍的删删减减,但在写人物通讯方面呢,我得出了属于自己的写作方法,在写作人物时,外貌的描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人物的成长经历与故事是让读者深入了解的重要关键,人物情感的描写是整篇文章画龙点睛的色彩部分,只有层层递进、重点突出,才能真正将自己的作品与读者产生深层次的共鸣。当前,公司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这更需要我们新闻宣传工作者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常常用这句话来不断鼓励自己,时刻心怀信念,用重复和坚持的力量激励自己达成目标,因为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缺少的是勇于坚持的人,只有坚持不懈地攀登陡峭的山峰,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与最好的自己相遇!